约19900字。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
一、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27分)活动一制作展板,探寻读书意义
1.(10分)阅读回答问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我不停地看书,看文学历史,不停地走,看山川大地。尽管这些书,这些路可能与我的未来无关,但是它们教会了我思考。——莫言
只要我还一直读书,我就能够一直理解自己的痛苦与自己的无知、阴暗、偏见、狭ài①,见招拆招。——加缪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①处的汉字。(1分)
(2)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2分)
A.非学无以广才, 。——诸葛亮
B.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判断A、B中哪一句更适合补充到展板中,结合句意和展板主题说明理由。(4分)
(4)请为展板选择一幅合适的配图,并结合展板中任意一句名言说明理由。(3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根据拼音写汉字,这里的“狭ài”应为“狭隘”。
(2)本题考查诗歌积累。A诸葛亮的名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小题分析孔子的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展板主题提到读书能让人理解自己的痛苦、无知、阴暗、偏见等,强调读书对自我认知的作用。A句“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重点在阐述学习与增长才干、达成学业
的关系;B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思考是读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与展板主题中读书能让人理解自身的各种情况相呼应,因为理解自身需要思考。
(4)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由于没有看到
活动二悦读故事,感悟读书之道
2.(14分)阅读回答问题。
阅读记
李娟
①我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捡到一张旧报纸。闲来无事,就把自己认得的字挨个念了出来,竟然发现它们的读音连缀(A.chuò B.zhuì)出了一句自己能够明白的话语,大为震动。那种震动直到现在还能清晰记得。好像写出文字的那个人无限凑近我,只对我一个人耳语。这种交流是之前在家长老师及同学们那里从不曾体会过的。
②那可能是我最初的第一场阅读,犹如开壳中小鸡啄开坚硬蛋壳的第一个小小孔隙。阅读令我打开了通向更大也更黑的世界的一扇门。
③从此只要是印有汉字的东西我都饥渴阅读。最大的来源是捡垃圾的外婆拾回家的旧报纸。邻居家则是最渴望的去处,他家有一面书架,密密麻麻的书籍对我来说无异于阿里巴巴宝藏。可惜他家总是不被允许进入。每年新开学是最快乐的时候,往往不到两个星期就读完了整学期的内容。
④小学三年级我转学到了新疆,和妈妈一起生活。妈妈单身,正在考虑结婚。当时她有两个追求者,向我征求意见。我怂yǒng她选择其中一个,却没说出真实原因:那人家里也有一面摆满书的书架,令人神往。
⑤小学四年级那年我妈开始做收购废纸的生意。怕淋雨,专门腾了一间房子堆积。所谓废纸大都是书籍和报纸。于是那个暑假我幸福惨了。天天从那间房子的窗户上爬进去,躺在快要顶到天花板的书山书海上看书。那才是真正的书山书海啊!扒出一个舒适的书窝,蜷进去,左手取本书一翻,不行,右边一扔。再一本,还行,翻一翻,扔了。下一本,不错,甜甜看到天黑……只可惜,我妈的收购生意很快就倒闭了。
⑥六年级回到四川,发现了全城最幸福的一处所在:公园里的租书摊。那可比买书划算多了!于是整个暑期里,每天跟上班一样风雨无阻地出现在那里。夏天结束时,摊位上差不多所有书都被我看完了。上初中后,学校有小型的图书馆,能借阅到一些文学经典及报纸期刊。此外,帮同学做值日的话,也能借到他们的书看。全部是毫无选择的阅读,全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