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690字。
甘肃省白银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轼的《赤壁赋》[注]以其特有的旷达通脱的气质、深邃的思想内涵、行云流水的风格以及对汉赋的成功改造而获得巨大成功。苏轼糅合了汉代骚体赋和大赋二者之长而避免了二者之短,使思想的流露能伸缩自如、游刃有余。
首先,《赤壁赋》继承了汉赋共有的铺陈手法。另外,它又继承了汉代骚体赋的抒情议论和汉大赋的主客问答为特色的结构,是赋的一类变体——文赋。赋中“苏子”与“客”对人生的探讨,为说服对方而对论据进行的叙述描写——“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都显示了对汉赋上述诸特色的充分继承。
其次,《赤壁赋》对汉赋也进行了更多创新。从现存文献来看,汉代骚体赋不用主客问答的形式,亦可成篇,诸如贾谊《吊屈原赋》、班彪《北征赋》、蔡邕《述行赋》等。但这些鸿篇巨制皆由一人倾诉而下,乃至如《述行赋》,堆垛故实,虽情韵深沉,却未免稍显板滞。汉大赋中的主客问答主要是一种形式上的架构,是为了铺陈叙事、展现宏大场景。《赤壁赋》则通过“苏子”与“客”的论辩,在思想的相互交锋中阐释哲理,宣扬一种委运任化、随缘自适的人生哲学,以解脱人生坎坷的萧条烦闷,使文章结构精致。赋中人物角色转换灵活,行文空灵跳脱,显示此问答已不同于汉大赋的问答。
《赤壁赋》的铺陈亦不同于汉赋的铺陈。汉代骚体赋如文章开头所引贾谊《吊屈原赋》中的“凤”“神龙”“蟂獭”“骐骥”等名物的呈现,是作者抒发“有志不获骋”愤懑之情的载体,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比附意义。汉大赋的铺陈则仅仅是名物的呈现,以示夸饰和博学,或形成气势,没有承载任何情感。不论是西汉司马相如为代表的以“凭虚”为特色的《子虚赋》《上林赋》,还是东汉扬雄为代表的逐渐走向“征实”的《甘泉赋》《河东赋》《长杨赋》诸赋,都是如此。但《赤壁赋》的铺陈,则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以议论为主,统摄描写和抒情,如上述引文中的“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等描写被“此非”一词统摄,“方其破荆州……横槊赋诗”被“固”一词统摄,而“况”一词引领余下的动作铺陈。这些词语的统摄,充分显示了《赤壁赋》中缜密的逻辑思维和作者的议论感慨,以表达对“事”即人生价值意义的看法,体现了“楚辞和骚体主情,大赋主物,文赋主事,律赋并主情事”的发展历程。
(摘编自房召义《如将不尽,与古为新——谈苏轼〈前赤壁赋>对汉赋的承变及意义》)
材料二:
文赋因为借鉴了散文创作经验,所以形成了崇尚议论的新特点。如何在议论的同时不影响赋“铺陈状物、叙事抒情”的文体本质就十分考验创作者的写作功力。晚唐赋体议论适时而发,与赋的特点融为一体的创作实践影响了宋代文赋的创作。杜牧《阿房宫赋》以铺叙、夸张的修辞手法想象描绘了秦朝统治者建造阿房宫的骄奢,最后在文章末尾顺势而发,水到渠成地进行议论。相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赤壁赋》充分继承了骚体赋和汉大赋的特色,同时在汉代赋体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赤壁赋》是赋的一类变体。
B.蔡邕的《述行赋》不用主客问答,全篇皆由作者一人倾诉而下,虽堆垛故实、情感韵味深沉浓厚,但未免稍有板滞之感。
C.与“凭虚”或“征实”的汉大赋相比,《赤壁赋》的铺陈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且多处以一词统摄内容,如“固”“况”等。
D.文赋具有“主事”的特征,《赤壁赋》中所写的“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就属于“事”的内容。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的一大特点,但并非所有的汉赋都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行文。
B.汉代班固《两都赋》全篇恣意铺陈,语言华丽,淡化抒情,是典型的骚体赋。
C.文赋的创作崇尚议论,如杜牧在《阿房宫赋》文末对秦朝的灭亡发表了议论。
D.苏轼《赤壁赋》摆脱了传统赋体句式的禁锢,用句或骈或散,显得自由灵活。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赤壁赋》例句填入材料二横线处的一项是( )
A.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4.请根据材料,概括《赤壁赋》与汉大赋“主客问答”形式的不同之处。
5.苏轼创作《赤壁赋》的经验方法,对我们写文章有什么借鉴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天
迟子建
这个季节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女人坐在风中淘米的姿态。我重归那个布满黄沙的院落的时候,这个女人正坐在一棵山丁子树下窸窸窣窣地淘米,那个时候风吹过树叶,树叶也爆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响,树好像也在帮着这个女人淘米。
我的母亲宁静地存在于这个小镇的两间房屋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