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380字。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蒋介石氏十二月二十六日在洛阳发表了一个声明,即所谓对张杨的训词》,内容含含糊糊,曲曲折折,实为中国政治文献中一篇有趣的文章。蒋氏果欲从这次事变获得深刻的教训,而为建立国民党的新生命有所努力,结束其传统的对外妥协、对内用兵、对民压迫的错误政策,将国民党引导到和人民愿望不相违背的地位,那末,他就应该有一篇在政治上痛悔已往开辟将来的更好些的文章,以表现其诚意。十二月二十六日的声明,是不能满足中国人民大众的要求的。
  蒋氏声明中有一段是值得赞扬的,即他所说“言必信,行必果”的那一段。意思是说他在西安对于张杨所提出的条件没有签字,但是愿意采纳那些有利于国家民族的要求,不会因为未签字而不守信用。我们将在蒋氏撒兵后看他是否确守信义,是否实行他所允诺的条件。这些条件是:(一)改组国民党与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二)释放上海爱国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利;(三)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四)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亡方针;(五)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六)其他具体的救国办法。这些条件的实行,首先需要确守信义,并且需要一些勇气。我们将于蒋氏今后的行动表现中考察之。
  然而蒋氏声明中又有西安事变系受“反动派”包围的话。可惜蒋氏没有说明他所谓“反动派”究系一些什么人物,也不知道蒋氏字典中的“反动派”三字作何解释。但是西安事变的发动,确系受下列数种势力的影响:(一)张杨部队及西北革命人民的抗日怒潮的高涨;(二)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的高涨;(三)国民党左派势力的发展;(四)各省实力派的抗日救国的要求;(五)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六)世界和平阵线的发展。这些都是无可讳言的事实。
  蒋氏所说的“反动派”,不是别的,就是这些势力,不过人们叫作革命派,蒋氏则叫作“反动派”罢了。
  因此,我们劝蒋氏将其政治字典修改一下,将“反动派”三字改为革命派三字,改得名副其实,较为妥当。
  蒋氏应当记忆,他之所以能够安然离开西安,除西安事变的领导者张杨二将军之外,共产党的调停,实与有力。
  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作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观点出发。设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在这种情形下,共产党坚决揭破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汪精卫、何应钦等的阴谋,坚决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这和张杨二将军及宋子文氏等国民党人的主张可谓不谋而合。这就是全国人民的主张,因为现在的内战是人民所痛恶的。
  蒋氏已因接受西安条件而恢复自由了。
  今后的问题是蒋氏是否不打折扣地实行他自己“言必信,行必果”的诺言,将全部救亡条件切实兑现。
  全国人民将不容许蒋氏再有任何游移和打折扣的余地。蒋氏如欲在抗日问题上徘徊,推迟其诺言的实践,则全国人民的革命浪潮势将席卷蒋氏以去。语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蒋氏及其一派必须深切注意。
  蒋氏倘能一洗国民党十年反动政策的污垢,彻底地改变他的对外退让、对内用兵、对民压迫的基本错误,而立即走上联合各党各派一致抗日的战线,军事上政治上俱能实际采取救国步骤,则共产党自当给他以赞助。
  共产党早已于八月二十五日致国民党书中将此种赞助的诺言许给蒋氏和国民党了。共产党的“言必信,行必果”,十五年来全国人民早已承认。全国人民信任共产党的言行,实高出于信任国内任何党派的言行。
  (毛泽东《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有删减)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已经充分认识到,统一的思想、统一的政权组织和统一的军队在抗日救亡中的巨大作用。因此,尽管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共产党及红军受到重大挫伤,但中国共产党仍然呼吁国内外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和军队,只要国民党停止攻击红军,红军定会不计前嫌,精诚合作。并诚意表现出愿意立刻与中国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事业的各党派、各团体、革命留学者、政治家以及一切地方军政机关进行谈判,共同成立国防政府。明确提出了十项国防政府的主要责任。1936年4月,在彭德怀、毛泽东转给张学良的电报中所拟定的双方会谈条款第三条也明确提出,“组织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具体步骤及其政纲问题”,这表明,建立统一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已经被中共作为具体的行动纲领,而非空谈。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向国民党当局表态:“愿帅人民红军二十万众,与贵党军队联袂偕行,共赴民族革命之战场”。1936年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的《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中央电》中有关“组织国防政府联军抗日”“进攻红军的中央军(国民党)全部增拨前线”等表达了与国民党联合组成全国统一抗日政权和全国统一抗日军队的意愿和主张,明确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已经将国内的政权统一和军队统一视为抗战的先决条件。
  (摘编自张炜达、许阿娟、马思洁《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统战思想的实践策略及现
  实启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西安事变发生后,毛泽东认为蒋介石应该要更有诚意发表一篇满足中国人民大众要求的政治文章,内容应表现出蒋在政治上痛悔已往开辟将来的态度。
  B.蒋介石承诺会采纳张杨提出的有利于国家民族的要求,并强调“言必信,行必果”,蒋的这一做法值得赞扬。
  C.共产党明确将国民党停止攻击红军视为抗战的先决条件,并表达了与国民党联合组成全国统一抗日政权和军队的意愿。
  D.西安事变的发动受到多种势力的影响,包括张杨部队及西北革命人民的抗日怒潮、全国人民的抗日情绪、国民党左派势力的发展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共产党和平解决事变立场与部分国民党人主张不谋而合,代表全国人民心声。
  B.蒋氏所称的“反动派”实际上是指参与西安事变的各方势力。
  C.共产党在西安事变前后,均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与国民党联合抗日的意愿。
  D.全国人民将监督蒋氏切实兑现救亡的诺言,不容许其有任何游移。
  3.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一的内容理解不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警告蒋氏。抗日若徘徊,小心革命浪潮把你一同卷进去。
  B.提醒蒋氏。你能安然离开西安,共产党的调停作用很大。
  C.赞扬蒋氏。张杨所提条件虽没签字,但“言必信,行必果”。
  D.鼓励蒋氏。若能改变以往的错误政策,我党将不计前嫌。
  4.材料一中三次引用“言必信,行必果”,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两则材料中,我党在西安事变中的决策充满了智慧,请说说这些智慧对我们“面对困境、解决问题”的现实生活有何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复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俄)
  (玛丝洛娃案件审讯后的第二天)
  等到聂赫留朵夫同陪审员们一块儿走进法庭,昨天的那种程序就开始了,又是大叫一声;“升堂!”那三个衣领绣花的人又登上高台,又是肃静,陪审员们又在高臂椅上坐下,又是那几个完兵,又是那幅画像,又是那个司祭。
  开庭前的种种准备工作也跟昨天一样(只是陪审员的宣誓和庭长对陪审员的一番交代免掉了)。
  今天审理的是一个撬镇窃盗案。被告由两个手握拔出鞘的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