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9680字。

  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 小齐和小鲁都在九年级一班,他们是要好的朋友,二人都喜欢读古诗词,下面是他们的读诗心得,请你帮忙补充完整。
  古诗文是文化的星火,代代相传。读古诗文就是读百种生活、千样人生,在那些作品里,你可赏自然之趣,“树绕村庄,①______”[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你可寄思念之情,“②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你可悟豁达之心,“③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你可品远离世俗的淡然闲适,“④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你可知情感之真,“春蚕到死丝方尽,⑤______”(李商隐《无题》);你可抒报国豪情,“了却君王天下事,⑥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陂塘、浊、侧畔、篱、蜡炬、赢”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课余时间,小齐和小鲁两位同学还热心环保。请你帮忙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小齐同学收集了一些低碳环保的标志用于制作宣传材料,请将下列标志和名称一一对应。
  中国节水标志①______中国节能标识②______循环再生标志③______
  (2)小鲁和同学们去附近社区宣传低碳生活,听到一位正在购物的阿姨因商家不提供塑料袋而抱怨,小鲁会怎样对她进行劝说?
  3. 小齐和小鲁面临即将结束的初中生活,有时不免产生一些感慨。请阅读下面这段感慨,回答后面的问题。
  相识恍如昨日,离别却又在即。回首往事,历历在目。难忘初进校园时的青涩腼腆,难忘语文课上的谈笑风shēng______,难忘运动会上的热烈氛围,难忘钻研难题后的豁然开朗……青春好似一幅长长的画卷,呈现出一个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青春也如一本仓促的书,字里行间流淌着缕缕chàng______惘。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谈笑风shēng______   
  ②chàng______惘
  ③腼腆(     )(A.diǎn   B.tiǎn)
  ④氛围(     )(A.fēn   B.fèn)
  (2)文中加点的“豁然开朗”一词出自《桃花源记》,原义是“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请结合语境分析文段中该词语的意思。
  4. 老师给他俩命制了一道试题成语使用辨析题,请帮助他们找出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他的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
  B.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勇往直前,不能畏首畏尾,停滞不前。
  C.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D. 老师的谆谆教诲,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5. 下列是小鲁同学整理的文学、文化常识,请你帮忙找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 契诃夫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0世纪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B.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指朝廷,“伛偻提携”分别指老妇与老头,“桑梓”代指家乡。
  C.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提到的“三父子”是指北宋时期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他们在文学上以词和散文著称,被后人合称为“三苏”。
  D. 古诗文集常用作者字、号、籍贯、官职等命名,如《稼轩长短句》是用辛弃疾的号“稼轩”命名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