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630字。
贵州省遵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扬弃模式。
认真检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能够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个因落后而挨打的泱泱大国在面临现代化的西方时,对待自己的传统文明一开始总是摆脱不了爱恨二元的极化态度:一方面,保守人士紧抱传统文化糟粕甚至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不放,即使洞察到工业化是西方文明的强盛之道,依旧死守“夷狄之道未可施诸中国”的态度;另一方面,那些“全盘西化”的激进派,又走到了彻底抛弃传统文化的另一端,坚信“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其实,不仅在中国知识界,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整个西方社会科学界,将传统与现代置于不可调和的两端也还是一种流行的叙事模式。比如,在整个冷战时代,为了与彼时如火如荼的共产主义文明竞争,在马克思主义之外为欠发达国家确立一条以美国为标准的发展之路,在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之上建立起的现代化理论,实际上成了为美国战后国际政策辩解的意识形态,或者说成了美国学者雷迅马所说的“非共产党宣言”,在这一理论构架下,传统必被视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时必须抛弃的重负。
尽管在百余年来的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上述传统—现代的二元观点及为追求现代化执意抛弃传统的主张不时浮现,但在历史的启迪和现实的挑战之中,也有许多人意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备资源。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予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面对这份丰厚的遗产,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费孝通穷其一生也在思考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因为中国的变迁“不会是西方世界的复制品或者传统的复旧”。
当然,强调传统与现代并非决然对立的,不是说传统就是现代,或者说在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当保留所有传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面对优劣同在、良莠共存的传统文化,自然应该“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所以,费孝通在提倡形成“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时,也强调这一主张“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
历史证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扬弃之途,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结合”中的第二条道路,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百余年间,这场“结合”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追求、人生信仰、治理理念和价值判断等方面存在诸多内在契洽性,越是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这场结合就越加水乳交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国现代化以蓬勃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也使马克思主义屹立不倒,成为一种新质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
(摘编自周晓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扬弃模式》)
材料二:
记者:你说到了对于传统文化包括传统典籍的“扬弃”问题。在你看来,这些典籍里的“精华”到底有哪些?
陈江:在我看来主要有两点。其一,就是强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在《易经》《尚书》等典籍里都有表述。中国人做事情都讲究与时节合拍,讲究天人合一,这种观点很符合现代文明的需要。其二,就是对人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认真检视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会发现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对待自己的传统文明总是摆脱不了爱恨二元的极化态度。
B.在整个冷战时代,美国学者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成了为美国战后国际政策辩解的意识形态,即所谓的“非共产党宣言”。
C.要继承典籍里的“精华”,就要进行转化性解释,要让今天的年轻人从现代文明的角度去理解古代思想,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D.当代青年人对典籍接触少甚至很反感,对此教育界要进行反思,思考应该向青年人传递什么样的传统文化,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去普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现代的二元观点不时浮现,但已有许多人意识到,要总结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以此为主塑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B.中国的变迁“不会是西方世界的复制品或者传统的复旧”,我们要努力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
C.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好的扬弃之路,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D.对于“汉服热”,陈江非常严肃地指出其中的问题,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只是皮毛,很浅薄,强调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去伪存真。
3.下列选项中,填入材料二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你是如何看待青年人穿汉服这一现象的
B.今天的青年人为什么对传统文化如此钟情
C.你认为在青年中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哪些问题
D.你觉得向当今青年人普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在哪里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画横线处的论证效果。
5.“国潮”如今在年轻人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美妆、潮玩、汉服、文旅等国潮消费热度都在不断攀升,但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我们该如何引导“国潮”健康发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人生的晚秋
肖复兴
频繁地从医院里出来,我真的感到老了。准确地说,是频繁地从医院住院处的手术室里出来,明显地感到老了,不仅我自己,我们一代人都已经无可奈何地老了。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到了青春还债期?
好几个老友频繁地被推进手术室,我坐在手术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