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64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儒家思想的建立
  孔子身处的时代,礼崩乐坏,西周的封建制度随着西周本土的沦陷,只剩下一个空名。在大崩溃的时候,孔子致力于重建超越时空限制的普世价值观念,将依据理性道德建立的系统作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所,也作为世界可以遵行的、他所盼望的行为准则。
  孔子教诲门下,并不像后世所谓的学校,而是与来自各方的同人和朋友们随机讨论问题,建立和发展一套思想体系。从一开始,孔子注意的就不是个人“独善其身”的道德,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相处之道又建立在道德之上。
  “道”在孔子心目中是永恒而且普世的原则,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神明“天”,也不过是“道”的显现,“天”和“道”是一体两面。神的力量和永恒、普世的原则,虽然抽象,但“道”不只存在于人与人的相处之中,它还存在于万事之中。因此,儒家思想落实在人间事务上,是主导人间关系的大原则、确立人和人之间相处的尺寸与尺度。孔子将中国后世几千年的思想脉络一锤定音,这是一门人间与社会的学问,而非今天学术界的认知学问。这个特点我们必须记得,它乃是中国和西方制度方向上最大的差异。
  儒家思想中的“安人”与“安百姓”
  孔子认为门下的弟子分别属于四个门类:德行、政事、语言、文学。这四科各有出色的代表人物。德行是修身,政事是为人服务,语言是处理社会事务和传达信息,文学是书写能力,与语言同为传达信息之用。
  四门学科之中,有三门相当实用,都是为了处理世间事务、服务公职、安顿人民而努力。儒家思想中的“安百姓”和“安人”是两种志业。“人”是自己四周的人,“百姓”是天下所有的人,因此,儒家所关怀的对象不仅是国家的公民及其福祉,也有人类全体的福祉,这是普世和永恒的价值观念。在他们心目中,有志者必须“修己”,即整顿自己,才可以进而“安百姓”。从这个角度看,自己和群体是不能切割的连续体,所以,“忠恕”和“仁”可以并且必须一以贯之。
  孟子将孔子比较实用的儒家思想扩大为相当抽象的哲学。孟子思想的根本,是将人性和天道结合为相呼应的两种永恒的关怀,所以人心必须是善,天心是垂爱人间,也必须是善。天道与人性,个人与天下,都是连续而不能分割的关怀。
  孔子、孟子或是孔门其他人,不是单单为了思想而思想,更是为了给人间带来一个理想的世界。孔门弟子忙忙碌碌地奔走各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对“礼崩乐坏”的现实,孔子基于理性道德,建立了比较实用的儒家思想体系,为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行为准则。
  B.儒家的四门学科都有明确具体的功能,其中“德行”和“政事”最重要,因为二者分别能够让个人或群体趋于善。
  C.在人本性善恶的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有分歧,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也可能因欲望失善,荀子则认为“性善”需人为培养。
  D.作者认为,自然环境是影响思想的重要因素。北方生活艰难,人们重视对抗自然;南方人容易维持生计,更崇尚自然无为。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思想不是认知的学问,缺乏抽象的哲学思考,学术研究价值有限,但它却影响了中国后世几千年的思想脉络和政治制度方向。
  B.在儒家思想中,“修己”是实现社会和政治目标的前提,只有先整顿好自己,才有可能安顿好亲族,进而实现“安天下”的目标。
  C.孟子在杨、墨理论遍行天下的时代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认为人性与天道在“善”的方面是共通的,二者相互呼应,不可分割。
  D.韩非和李斯的理论和实践,从儒家学说衍生和发展而来,荀子关于国家治理目标和方法的思考对法家主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儒家思想注重实用特点的一项是(    )
  A.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B.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C.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请结合文章内容,给文中画横线处各拟一个小标题。
  5.文章中提到,“孔子、孟子或是孔门其他人,不是单单为了思想而思想,更是为了给人间带来一个理想的世界。”请结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齐桓晋文之事》,阐释孔子、孟子心目中理想社会的核心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望春门
  李知展
  雪湖水好。
  水好,是以草好。草好,食草动物的肉质便水到渠成地好。雪湖周边的牛羊比别的地方的值钱,原因就在这里。不说羊,也不说牛肉的其他做法,单说雪湖牛肉煎包,远近闻名。镇子上的肠胃几天不见这煎包就满腹意见,在肚子里催动着主人快马加鞭,脚一旦站在包子铺前,吸一口熟谙的香气,整个人就舒坦了。四邻八乡的人家,逢集赶会总买上五七个,带给孩子打打牙祭。
  老孟的煎包在镇子上最地道。别的地方的人路过小镇,问起哪家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