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540字。

  山西省晋城市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数学家和诗人都是作为先知先觉的“预言家”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上的。只不过诗人由于天性孤傲被认为狚妄自大,而数学家由于超凡脱俗为人们敬而远之。在文学艺术团体里诗人往往受制于小说家,正如在科学技术协会里往往是物理学家领导数学家一样。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我做不了诗人”,晚年的威廉•福克纳彬彬有礼地承认,“或许每一位长篇小说家最初都想写诗,发觉自己写不来,就尝试写短篇小说,这是除诗以外要求最高的艺术形式。再写不成的话,只有写长篇小说了。”
  相比之下,物理学家并不那么谦虚,但无论如何,对每一个物理学家来说,物理认识的增长总是受到数学直觉和经验观察的双重指导。物理学家的艺术就是选择他的材料并用来为自然规划一幅蓝图,在这个过程中,数学直觉是不可或缺的。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数学家改行搞物理学、计算机或经济学,就像诗人转而写小说、随笔或剧本一样相对容易。
  数学通常被认为是与诗歌绝对相反的,这一点并不完全正确,可是无可否认,它有这种倾向。数学家的工作方式是发现,而诗人的工作方式是创造。画家德加有时也写十四行诗,有一次他和诗人马拉美谈话时诉苦说,他发现写作很难,尽管他有许多概念,实际上是概念过剩。马拉美回答:诗是词语的产物,而不是概念的产物。数学家主要搞概念,即把一定类型的概念组合起来,而诗人是将一定类型的词语组合起来。换句话说,数学家运用了抽象的思维,而诗人的思维方式较为形象。但这同样不是绝对的。
  数学和诗歌都是想象的产物。对一位纯粹数学家来说,他面临的材料好像是花边,好像是一棵树的叶子,好像是一片青草地或一个人脸上的明暗变化。也就是说,被柏拉图斥为“诗人的狂热”的“灵感”对数学家一样重要。举例来说,当歌德听到朋友卡尔•威廉•耶路撒冷自杀的消息时,仿佛突然间见到一道光在眼前闪过,他立刻就把《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的纲要想好。他回忆说:“这部小册子好像是在无意识中写成的。”而当“数学王子”高斯解决了一个困扰他多年的问题(高斯和符号)之后写信给友人说:“最后只是在几天以前,成功了,就像是闪电轰击的一刹那,这个谜解开了。我以前的知识,我最后一次尝试的方法以及成功的原因,这三者究竟是如何联系起来的,我自己也未能理出头绪来。”
  数学虽然经常以与天文、物理及其他自然科学分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出现,但从本质上说,它是一个完全自成体系的、最具有真实性的知识领域。这一点正如真正的文字语言,它不仅用来记载和表达思想及思维过程,并且反过来(通过诗人和文学家)又把它们创造出来。数学家保尔•图拉认为:“数学是一座坚固的堡垒。”那么,诗就是可以随身携带的家园。
  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我认为数学研究的过程或多或少是一种智力的锤炼和欣赏的过程,这或许是数学研究之所以如此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我非常能够理解哲学家乔治•桑塔耶纳晚年说过的一席话:“如果我的老师们真的曾在当初就告诉我,数学是一种摆弄假设的纯粹游戏,并且是完全悬在空中的,我倒可能已经成为优秀的数学家了。因为我在本质王国里感到十分幸福。”
  诗人的语言以简练著称,埃兹拉•庞德被誉为“简练的大师”。这方面似乎没有人做得更好,殊不知数学家的语言也是如此。英国作家J. K.杰罗姆曾举过一个例子,有这样一段描写:
  当一个生活于中世纪骑士精神泛滥时期的小伙子坠入情网时,他不会后退三步,看着心爱姑娘的眼睛,说她是世界上最漂亮的。但如果他在外面碰上另外一个人,这个人认为自己心爱的姑娘才是最漂亮的,于是他打破了这个人的脑袋——我指的是另外那个人的脑袋——那就证明了他的——前面那个小伙子的—姑娘是最漂亮的姑娘。如果是另外那个人打破了他的脑袋——不是他自己的,你知道,而是另外那个人的—对后面那个小伙子来说的另外一个——那就说明了……
  倘若我们把这段没完没了的叙述借助数学家的符号表达出来,就变得非常简洁明了:
  如果A打破了B的脑袋,那么A的姑娘是最漂亮的姑娘。但如果B打破了A的头,那么A的姑娘就不是最漂亮的姑娘,而B的姑娘就是最漂亮的姑娘。
  不仅如此,数学家的语言还是一种万能的语言,歌德曾逗趣说:数学家就像法国人一样,无论你说什么,他们都能把它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并且立刻成为全新的东西。马克思更是教导我们:“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与此相应,诗是一切艺术的共同要素,可以说每一件艺术品都需要有“诗意”。因此,莫扎特才有“音乐家诗人”的美誉,而肖邦也被称为“钢琴诗人”。不难想象,在一篇科学论文中出现一个优美的数学公式和在一篇文章或谈话中间摘引几行漂亮的诗句,两者有一种惊人的对称。我们可以这么说,数学家和诗人常常是不约而同地走在人类文明的前沿,追求着本质与真理。
  (摘编自蔡天新《数学家与诗人》)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从表面上来看,诗人在文学艺术团体里往往受制于小说家,而数学家在科学技术协会里往往被物理学家领导。
  B.数学直觉对于物理学家而言很重要,物理学家的物理认识的增长总是受到数学直觉和经验观察的双重指导。
  C.数学是自成体系的知识领域,其研究过程是一种智力锤炼与欣赏的过程,这是数学具有吸引力最重要的原因。   
  D.数学家将一定类型的概念组合起来运用的思维方式与诗人将一定类型的词语组合起来运用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数学家改行搞物理与诗人转写小说都相对容易,说明数学包含其他学科的知识,诗歌具有其他文体的特点。
  B.文中中世纪小伙子的例子展示了数学语言能够高度提炼信息,去除冗余,以简洁的形式传达复杂的逻辑关系。
  C.数学与诗歌相反的倾向主要表现在数学家与诗人的工作方式上,即前者需要不断地去发现,而后者不需要。
  D.文末“一种惊人的对称”表明在科学论文中出现数学公式,与在文章或谈话中摘引诗句,都具有相同的诗意。
  3.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述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开篇把数学家和诗人称作“预言家”,并通过比较二者在相关团体里受到的待遇,引出后文对数学与诗歌内在联系的探讨。
  B.文章引用数学家保尔•图拉“数学是一座坚固的堡垒”的观点是为了论证数学研究过程充满困难,不像诗歌能给人家园般的慰藉。
  C.文章以音乐家莫扎特和肖邦为例,意在证明诗作为一切艺术的共同要素,赋予了音乐作品独特的“诗意”特质。
  D.文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抽象的概念易于理解,如将数学家面临的材料比作“花边”“树的叶子”“青草地”等。
  4.文中两处画横线句有何论述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为什么数学家可以和诗人相提并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奔跑,奔跑①
  贾志红
  乌力像一支利箭,以惊人的速度,从太阳西沉的方向朝我跑来,瘦小的身影如一只原野上俯冲的鸟,只见速度、没有声息。他的身后,是一群和他一般大小的孩子,个个赤脚,以同一个姿势在奔跑,红土路上荡起一阵灰尘。
  这几乎是每个黄昏都会上演的一幕。我在基地院子的大门口站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