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450字。

  山西省临汾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西方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戏剧艺术,然而,近代以来,却不断有人提出“中国无悲剧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大团圆式的传统结局。胡适、鲁迅等人分别对中国古典戏曲的大团圆结局提出过质疑。胡适先生说:“这种‘团圆的迷信’乃是中国人思想薄弱的铁证。做书的人明知世上的真事都是不如意的居大部分,他明知世上的事不是颠倒是非,便是生离死别,他却偏要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偏要说善恶分明,报应昭彰……故这种‘团圆’的小说戏剧……不耐人寻思,不能引人反省。”鲁迅先生说:“大概人生现实的缺陷,中国人也很知道,但不愿意说出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中国古代真的就没有悲剧吗?答案是否定的,那些认为“中国无悲剧论”的人大体都是以西方的悲剧标准来衡量中国古典戏剧的,并没有看到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学演变的实际情况。
  “悲剧”一词是西方诗学的范畴。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不应由逆境转入顺境,而应相反,由顺境转入逆境。”而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显然不符合这一标准。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体现了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和谐美。在这种美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古代形成了崇尚圆满的民族心理,不大可能出现类似于西方戏剧那样真正悲惨的结局,而是安排一个相对完满的结局来使原本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得到缓和,从而使整个作品显得均衡、稳定。
  其实,中国古典戏剧中的大团圆结局只是一种表面意义上的团圆,实质上反映了另一种更深切的“悲”。如《倩女离魂》中,倩女与书生王文举因家庭与礼教的重重阻挠而不能在一起,以致卧病在床,只能依靠灵魂出窍的方式与心上人在一起。王文举金榜题名后,带倩女回乡。最终,倩女身、魂合一,与王文举喜结良缘。假如倩女没有灵魂出窍,那么她与心上人最终能够喜结良缘吗?显然不能,这种结局其实也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强烈控诉。
  严格地说,中国古典悲剧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悲剧。近代悲剧体现为一种崇高美,以严肃的对立和激烈的矛盾冲突为主要特征;古典悲剧则体现为一种追求完满的大团圆式的和谐美。其实西方古典戏剧也是如此。温克尔曼在《古代艺术史》中将古希腊的艺术概括为“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是非常贴切的。但西方悲剧偏向于壮美,而中国古典悲剧则偏向于优美。这是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说“中国无悲剧”,其实是硬拿西方悲剧的评判标准来衡量中国古典悲剧,是有失偏颇的。
  因此,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并不是对悲剧的一种背离,相反,它是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悲剧形式。忧国忧民的情怀是我国古典文学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古典戏剧家将他们对社会、对普通劳动人民深沉的担忧和深切的关怀寓于这种大团圆的结局之中,从而赋予作品一种普世价值,使我国古典悲剧得以立于世界戏剧之林,这是有着深远的意义的。
  (摘编自齐琳正《中国古典悲剧大团圆结局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材料二:
  戏剧是一种比较古典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中西方戏剧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二者的起源有着一定的联系,都是在原始巫术仪式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中国戏剧中能够看到原始巫术仪式的影子,如《吕氏春秋•古乐》中“拊石击石”“致舞百兽”的场面,屈原的《九歌》中收尾两章《东皇太一》和《礼魂》,都可以证明中国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典戏剧往往会安排一个相对完满的故事结局,这与“和谐美”这一中国古代艺术审美理想密切相关。
  B.中国古典戏剧家将内心忧国忧民的情怀融入悲剧创作当中,对中国古典悲剧能够立于世界戏剧之林起到了推动作用。
  C.中国戏剧起源于原始巫术仪式,这可以从《吕氏春秋•古乐》和屈原的《东皇太一》《礼魂》等作品中找到例证。
  D.从艺术表现手法方面来看,西方戏剧注重写实,对道具的要求比较高,而中国戏剧则注重写意,对道具并不作要求。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指出了中西方戏剧的不同之处,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来阐明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B.材料一第一段引用了胡适先生和鲁迅先生的话,说明中国古典戏剧的大团圆结局受到了中国近代一些学者的质疑。
  C.材料二认为,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会降低故事的悲剧色彩,缺少悲剧美,这与材料一的观点有所不同。
  D.材料二总体上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其中第二、三两段采用了并列式的结构,使得文章论证结构十分严谨。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
  A.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普罗米修斯“盗”来火种送给了人类,却被宙斯钉在悬崖上,经受雨雪风霜和烈日炙烤。
  B.孟称舜《娇红记》中王娇娘和书生申纯因封建礼教的束缚殉情而亡,家人遂将二人合葬,最终他们魂化鸳鸯双飞于冢上。
  C.曹禺《雷雨》中周萍在得知四凤是他的同母异父的妹妹后,承受不住乱伦的痛苦,最终选择开枪自杀来结束生命。
  D.关汉卿《赵盼儿风月救风尘》中赵盼儿巧妙地拯救了她的结义姐妹宋引章,最终成就了宋引章和安秀才的美好姻缘。
  4.材料一是如何一步步反驳“中国无悲剧论”这一观点的?请简要分析。
  5.请结合材料一和课本知识,分析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托梦与父亲,最终得以申冤昭雪”这一大团圆式结局的美学意义和价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磨刀记
  李宜祥
  就像每个士兵都有一杆枪一样,每个炊事员都有一把菜刀。
  枪要常擦,但不需要每天都擦,菜刀却每天都要磨。不磨不行,不磨不锋利,不磨过不了蔡黑子这一关。蔡黑子脸色本来就黑,训起人来脸色就更黑了,尽管眼睛细成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