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460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平房区2025年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将 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 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 清楚。
5. 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 未来的桥梁。”它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那些古老的文物,无论是斑驳的青铜器、精美 的陶瓷,还是泛黄的古藉,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它们见证了中华民族五 千多年文明历史的迭宕起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与发展的鲜活例证,亦是革命文化 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动记录。在这里,历史不再是书本上枯躁的文字,而是触手可及 的真实存在。孩子们在这里开启探索世界的大门,成年人在这里深化对历史的认知,汲取 智慧与力量,于潜移默化中增强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当文化以万千姿态融入晨昏日常,
就像春雨一样悄悄滋润着心灵。在和古今文化的一次次对话里,我们的认知和情感都跟着 起了变化,文化也慢慢沉淀成滋养灵魂的清泉。这些文化让精神世界四季常青、繁花似锦, 呈现出曼妙的景观得以展现。
1. (3分)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承载 (zǎi) B. 潜移默化 (qiǎn) C.汲取 (xī) D.斑驳(bó)
2. (3分)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枯躁 B. 迭宕起伏 C. 古藉 D. 辉煌
3. (3分)画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些文化让精神世界四季常青、繁花似锦,使得呈现出曼妙的景观得以展现。
B. 这些文化让精神世界四季常青、繁花似锦,曼妙的景观得以展现。
C. 这些文化让精神世界四季常青、繁花似锦,并使得曼妙的景观得以展现。
D. 这些文化让精神世界四季常青、繁花似锦,呈现出曼妙的景观。
4. (3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央大街的砖石肌理与马迭尔冰棍的奶香交织,将百年商埠的韵味融入现代生活的
烟火气。②从圣索菲亚教堂的洋葱头穹顶到松花江畔的防洪纪念塔,建筑线条勾勒出城市 的历史纵深感。③冰雪大世界的流光溢彩与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的旋律悠扬,在“冷资源” 与“热文化”的碰撞中展现独特气质。④这种优雅,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是自然景观与 人文精神的和谐共振。⑤漫步哈尔滨,随处可见的“优雅”并非单一的美学符号,而是多 维度的逻辑共生。
A.⑤②①③④ B.②①③⑤④ C. ⑤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⑤④
5. (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常用“社稷”指代国家,其中“社”指谷神,“稷”指土地神。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由孔子及其弟子整理编写,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C.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街亭失守,体现了他治军严明。
D.古代年龄称谓讲究含蓄美,“知天命”指60岁。
6. (3分)某校学生会组织“关爱独居老人,社区暖冬行动”,以下是志愿者小宁在活动 中的四个沟通场景,根据语境和对象,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选项 情境描述 表达内容
A 敲开独居老人家门时 “奶奶,我是学生会的,来看看你, 东西放哪儿?”
B 陪老人聊天时,老人提及腿脚不便 “您年纪大了,腿脚不利索很正常, 以后少出门就行了。”
C 帮老人收拾房间时,发现过期药品 “张奶奶,这药都过期半年了!吃了 会中毒的,赶紧扔了吧!”
D
离开前,老人执意赠送自家种的蔬菜 “奶奶,您种的菜一看就特别新鲜! 但我们志愿者不能收礼物,不过我可以 拍张照发朋友圈帮您‘打广告’!”
7 . (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
大唐历史中,李白的诗璀璨夺目。闻王昌龄被贬,他写下 “ ① , ② 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别友人,他以“此地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