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960字。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 语文试题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2分)
1.(8分)默写。
(1)古代文人常用夸张的写作手法来增强诗文的表现力。《庄子??北冥有鱼》中的“ , ”表现了大鹏鸟击水乘风的磅礴气势;李白《赠汪伦》中的“ , ”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2)阅读中国古典诗文,常能感受到作者的宽阔胸襟。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我们读出了诗人不因离别而愁苦的乐观;从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 , ”我们读出了诗人甘愿牺牲自己换取百姓温暖的心声。
2.(6分)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问题。
????历史的记忆穿过岁月幽深的长láng,我们见证了人类文明的璀璨与绚烂□透过历史深邃的眼眸,我们读懂了它博大精深的睿语哲思。狼烟四起是历史,浩浩烟波是历史,兰亭古墨是历史,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也是历史,传统文化中温润的一点一滴是最真实□最细致的存在。人生短暂,历史却是永恒的。每一缕尘烟都渴望被铭记,_____________________。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①长láng ②酿 酒
(2)文中□处应当填入的标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2分)
(3)请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续写一句。(要求:字数相等)(2分)
3.(8分)某班开展“读经典??悦成长”主题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小包打算结合《经典常谈》中有关“诗”的内容,深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价值,他准备将《诗经》《楚辞》《唐诗三百首》《龚自珍诗选》作为参考文献资料,其中,不适合选用的书籍是______________ (1分)
(2)小合阅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动态:“朱赫来是保尔成为无产阶级英雄的引路人”。小包对此表示赞同,请你根据整本书阅读,结合具体情节为小包代拟评论信息来回应小合。(3分)
(3)阅读小包关于读书方法的感悟,完成下面的任务。(4分)
????经典作品往往初读时难以深入理解,它们如同一位内敛的智者,需要时间来反复品味。经典不是孤立的,它们需要与读者进行心灵的交流。通过与其他读者的讨论和分享,我们可以对经典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要学会将经典中的智慧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现思想的升华与人生境界的提升。
①根据上面的文字,小包没有提到的读书方法是(2分)
A.反复性阅读 B.选择性阅读 C.交流性阅读 D.实践性阅读
②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意见。(2分)
二、阅读。(40分)
(一)(16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又到椿芽飘香时
毕传高
????①我的老家在鄂东一个名叫“乌沙畈”的小山村。记忆中,老家的云雾总是带着三分药香。四月的风掠过青砖黛瓦,将山坳里新发的椿芽香揉碎了撒向人间。
????②老家的春天是从石缝里钻出来的。新修的水泥路刚被夜雨洗得发亮,山上的野樱还未谢尽,榨林塝的竹林里早已冒出星星点点的笋尖。这时候,若往小镇的早集上走一走,定能遇见头戴蓝布巾的阿婆,竹篮里码着扎成小把的香椿芽。叶片上沾着露水,茎秆掐断处凝着琥珀色的汁,空气里浮动的香气,裹挟着泥土与晨雾的湿润,直往人肺腑里钻。
????③“椿树打头不作梁,四月芽尖赛参汤。”祖父在世时常念叨这句老话。故乡人家多在檐前屋后栽种香椿,倒不图它成材,单为这年年岁岁守时的馈赠。我总记得屋前那株,树干虬曲如卧龙,树皮皴裂似百岁老人的手。惊蛰过后,枝丫间便缀满玛瑙般的芽苞,待到清明雨落,嫩叶舒展如孔雀翎羽,在炊烟里轻轻摇曳。
????④采椿芽是门讲究活儿。父亲会选在露水将散未散的清晨,扛着带钩的竹竿往山上去。香椿多长在老宅旁、竹篱边、山林里、梯田坎上,越是贫瘠处越生得精神。父亲教我们姐弟看叶尖颜色:紫红者味醇,碧绿者气清。采时不可贪心,每枝只取顶芽两三片,留得母树续生机。我们拎着篾篮跟在后面,看父亲用竹竿轻巧一勾,嫩芽便簌簌落进篾篮里。
????⑤最妙的还是母亲灶台上的戏法。青石垒的土灶烧着松针,铁锅热得泛青时,菜籽油“滋啦”一声跳起舞来。母亲把焯过山泉水的香椿切得细碎,拌上自家老母鸡下的蛋,金玉相融倒入锅中。霎时间香气撞开雕花木窗,漫过晾着草药的竹匾,惊醒了梁上打盹的花猫。这味道不同于城里的香精调料,倒像把整个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