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500字。
江西省新余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5个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丰富多彩的语文课本中,处处可见君子之风。“两弹”元________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他真诚坦白,从不锋芒毕露:民主战士闻一多,潜心学术锲而不舍,宣传真理气冲斗牛;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苍穹,俯瞰祖国大地,君子壮举慷慨淋漓。这些高尚人物的言行事迹,无时无刻鞭策着我们要传承君子精神,汲取君子力量。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填入横线处的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勋 qì kǎn B. 勋 qiè kàn C. 陨 qiè kǎn D. 陨 qì kàn
2. 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丰富多彩 B. 锋芒毕露 C. 气冲斗牛 D. 慷慨淋漓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是( )
A. 这些高尚人物的言行事迹,无时无刻不鞭策着我们要传承君子精神,汲取君子力量。
B. 这些高尚人物的言行事迹,无时无刻都鞭策着我们要传承君子精神,汲取君子力量。
C. 这些高尚人物的言行事迹,无时无刻不鞭策着我们要汲取君子力量,传承君子精神。
D. 这些高尚人物的言行事迹,无时无刻都鞭策着我们要汲取君子力量,传承君子精神。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宁阳彩棕起源于缠画,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它用丝线或七彩线缠绕成各种几何壳体,形成各种图案,色彩绚丽,花团锦簇,寓意深刻。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不仅会互相赠送彩粽,还会在大门口悬挂彩粽以辟邪,祈求吉祥平安。彩粽内装有香附( )艾叶等香料,使得不仅彩粽具有艺术价值,还有实用价值。
4. 依次填入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②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③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④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 ①④②③ B. ②④③①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③④
5. 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6. 一天中午,小李同学到办公室向王老师请教问题,发现老师正忙着批改作业。此时他怎样说话才得体?请选出下列语言表述最得体的一项( )。
A. 喂,我要请教你一个问题,你有时间吗?
B. 哎,你好忙,问你一个问题,可不可以?
C. 王老师您好,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请停下来回答我。
D. 王老师您好,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您有时间吗?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每小题2分,共4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冬夜饮①
杜牧
淮阳②多病偶求欢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①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杜牧四十岁时,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此诗可能作于睦州。②淮阳:指西汉汲黯因进谏被贬,最后死于淮阳之事。③求欢:指饮酒。
7. 下列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诗首句用典,点明独酌的原因,“偶求欢”的“欢”,指代酒,暗点诗题“饮”字。
B. 第二句中 “霜”,在这里含风霜、风尘之意,不仅与“初冬”暗合,更暗示诗人心境。“客袖”“侵霜”只此四字,概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
C. 前两句写室内饮酒,第三句忽然插入写景“砌下梨花一堆雪”,是颇具匠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