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170字。
广西河池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什么是卫星遥感?
“卫星遥感”这个词,大家不免有些陌生,但这项技术在现代生活中随处都能用到,例如突发 洪涝灾害时,防汛领导部门可从监测结果图像和统计图表看出水淹区域,测算水淹面积,指挥抗灾。 这背后起到强大作用的就是卫星遥感。
卫星遥感是航天遥感的主要组成部分,把遥感设备安装在卫星上,遥感卫星就成了我们生活中 的好朋友。在深入了解遥感卫星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遥感技术。
遥感的概念很通俗,就是遥远的感知,这个词otesensing”, 指从远处探测、感 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在科学意义上的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通常是将一个小型装置 安放在承载工具上,在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目标的情况下,感测目标的信息特征,再经过传输、处理 后,从中提取出我们需要的内容的过程。
遥感技术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神秘武学一样,是“顺风耳”也是“千里眼”,还能“隔空取物”, 为人类生产、生活做贡献。遥感要完成艰巨的“隔空取物”任务主要依靠电磁波谱的帮助。在动物 中.蝙蝠依靠发出的超声波来判断前面障碍物的距离和方向。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一种叫声.这是 一种超声波信号,我们人类是无法听到的,因为它的音频很高。这些超声波信号在蝙蝠的飞行路线 上碰到其他物体,就会立刻反射回来,被蝙蝠的耳朵接收。在接收到返回的信息之后,蝙蝠可以判 断障碍物的种类,在振翅之间就完成了回声定位,再从容不迫地决定自己是躲避还是追捕。至此, 你明白了吗,电磁波就是遥感技术的“超声波”,当卫星搭载遥感器在轨道上运行时,遥感器将利用 实时发出的电磁波对地面进行探测,接收信号合成数据,进而完成“隔空取物”!
(摘编自中国航天博物馆《大国航天:卫星 ??探月》)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材料二:
进入21世纪以来,遥感技术日益成为备受国际科技界关注的热点。从应用的领域来看,科学家 们通过对现状的调查,总结出遥感科技主要应用于三大场景: 一是陆地遥感,二是海洋遥感,三是 气象遥感。其中,科技难度系数最大的当属海洋遥感。
目前,我国海洋遥感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较大差距。我国在2002年才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 星,而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完成了这项任务。我国十分重视海洋遥感技术的发展,在海洋卫星 研究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目前,正在准备发射第二颗海洋卫星,将来还要研制和发射一系列海洋 卫星,这将大大缩短与世界先进国家在海洋遥感技术上的差距。我国海洋卫星遥感技术已经在海洋 环境监测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我国将在遥感技术之上,建立我国独特的海洋遥感 科学,使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海洋遥感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是发展中的海洋大国,海岸线长,海洋国土辽阔,同 时也是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此需要各个学科领域的科技人员协同努力,共同促进遥感的 更大发展。
(摘编自《高新科技的开发》)
材料三:
2024年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揭晓,武汉大学的李德仁院士凭借在地理信 息科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获此殊荣。
1982年,李德仁院士在德国波恩大学进修期间,首创了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 代法,这一方法被测量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随后,他在斯图加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创立了 误差可区分性理论和系统误差与粗差探测方法,解决了测量学的一个百年难题。回国后,李德仁院 士加快研究步伐,带领团队持续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1991年,他提出“3S 集成”(GNS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RS 遥感、GIS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获得国际认可。
该体系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就像是一个超人的三种超能力:遥感 (RS) 就像是超人的“千里 眼”,通过卫星、飞机甚至无人机上的传感器,我们可以从高空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和数据。全球导 航卫星系统 (GNSS) 就像是超人的“定位器”,通过GPS 、 北斗等卫星定位系统,我们可以精确地 知道地球上任何一个点的位置。地理信息系统 (GIS) 就像是超人的“高能大脑”,它可以将从“千 里眼”和“定位
(摘编自郭菲《李德仁院士:推动中国测绘遥感从大国到强国的科学家》)
高 二 语 文 第 2 页 共 8 页
1. 下列对材料一中画线语句的图解,排序恰当的一项是(3分)
A.⑤①③⑥④② B.②⑤①③④⑥
C.⑤①③④⑥② D.②①③⑤④⑥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遥感”或“卫星遥感”对于大家来说也许陌生,但其应用却随处可见,如对洪涝灾害、海 洋灾害的监测。
B.“3S 集成”理论中,遥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三者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了全 方位、高精度的观测。
C. 李德仁院士在国外时的主要成就是测量方法的突破,归国后主要贡献是建立以“3S 集成” 理论为依托的现代遥感地理体系。
D.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科技界十分关注遥感技术。科学家调查表明,海洋遥感因其应用范 围最广而成为技术难度最大的领域。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遥感这种远距离探测能在不接触目标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主要依靠电磁波谱的助力。
B. 我们获得地物的图像及数据以后,还需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对地物进行定位。
C. 卫星上的遥感器能接受地物发射的可见光遥感电磁波及微波遥感电磁波两种。
D. 复杂的地物信息转化为易理解的3D 模式是由于GIS 有存储、分析和可视化功能。
4. 我国海洋遥感科技的发展现状如何?请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4分)
5. 中国科学家对于遥感技术的研究给我国的科研工作带来怎样的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冷藏的凤凰
杨羽仪
①湘西的凤凰是个绝美的地方。这不是我一家之言,早在数十年前,新西兰友人路易 ?? 艾黎也 说过类似的话,他说:“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一是福建的长汀,一是湖南的凤凰。”
②凤凰的绝美是全方位的。
③不能忘记那古老而沉静的黄丝桥古城。它雄踞于湘黔边陲1500多年了,岁月悠悠,它依然默 默地俯视着原野的沧桑。大地在速变着,它却是永恒的存在。那青石灰岩砌成的城楼、雉堞、箭垛, 隐隐唱着“沙场烽火今安在,一曲芦笙对夕阳”的歌。
④不能忘记那起伏百里苍原、呼啸苍天的“南方长城”。那是数百年前官民相抗、汉苗对峙的悲 剧见证。我看见它不但雄伟,而且在群山之巅飘飘忽忽,在这座山头留下一座烽火台,又在那座山 肩坐落一座碉楼。望不尽的青山,望不尽的长城。
⑤不能忘记那千古一绝的吊脚楼。它从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