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27130字。
湖北省咸宁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早期人们认为娱乐媒介是碎片化的、享乐主义的而不是积极的,娱乐性内容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方式或手段以增加受众参与度。娱乐双因素理论的出现尝试对“娱乐即快乐”的传统观念进行补充,提出“欣赏”的概念,认为欣赏是进入实现主义幸福感的关键概念,与有意义的个人成长、美德相关。娱乐媒介不仅仅是享乐的工具,也是个体与世界进行情感联系和认知革新的重要场域。
其一,娱乐媒介不仅是消遣的工具,还是用户在意义世界建构的“自在空间”。与新闻、教育等注重传递信息和知识的媒介类型不同,娱乐媒介通过轻松、愉悦的内容和沉浸式的体验,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身心自由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用户得以暂时脱离现实生活的压力与束缚,进入一种无拘无束的逍遥状态。在这个无压力、无门槛的“软性空间”中,人们不需要付出过多的“认知能量”,相应地便不易产生抵触情绪和畏难心理。娱乐媒介为人们提供一个“自在空间”,是其区别于其他媒介的独特价值所在。在此空间中,情感共鸣与故事叙述激发想象,角色代入深化理解,使认知悄然革新。观众可能在共情中重新审视现实问题,生成新的意义。这种“自在意义”的涌现,既依赖媒介的多维互动性,也源于其唤起的心理抚慰与情感支持。由此,娱乐媒介超越单纯娱乐,成为塑造个体认知景观、促进意义建构的关键场域。
其二,娱乐媒介的价值并非止步于“享乐”,也不仅仅是为传递公共性信息而生的“桥梁”,而是能够在实现主义的维度上影响并建构人们的意义世界。长期以来,娱乐媒介与娱乐性内容被文化、新闻等领域视作关联用户的渠道,“相对娱乐偏好”的概念也支持这一观点,认为相比于新闻节目,人们确实更加倾向于选择娱乐节目。但是,基于现有的娱乐理论研究取向与本研究所收集的数百份日记文本之间的相互验证,证实娱乐媒介使用并不局限于单纯的享乐主义因素,而是能够在满足人们即时愉悦的同时,向人们传输正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意义,从而实现从享乐主义到实现主义的自然过渡。许多受众最初抱着享乐主义的态度接触娱乐媒介内容,却在无意中生成对情感关系的深刻理解,或是在共鸣中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全新认知,进而实现与意义的“不期而遇”。
其三,娱乐媒介内容对人们潜移默化的正向影响,不仅能够帮助个体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情感支持与心理抚慰,还能够在更广泛的层面上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在个体层面,娱乐媒介通过温暖治愈的影视剧、动人的音乐以及充满正能量的短视频等内容,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和心理调节的渠道。在社会层面,优质的娱乐媒介内容能够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很多娱乐内容中暗含着关于环境保护、社会公平、多元文化等主题的探讨,能够引发观众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摘编自晏青、郭京《自在意义的生成:娱乐媒介使用的日常实践与认知涌现》)
材料二:
传统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注重展现美的内涵与自由舒展的灵魂,而数字时代青年休闲生活逐渐失去了休闲的本质意蕴,并渐显出一系列异化景象。
数字化休闲并非无成本的享受,而要以时间、金钱为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指出,与其他媒介相比,娱乐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不需要负荷“认知能量”。
B.材料一指出,人们普遍认为娱乐节目比新闻节目娱乐性更强,实际上并非如此。
C.材料一指出,人们对娱乐媒介的认识是不断颠覆的,这种认识又与理论基点有关。
D.两则材料分别使用日记文本、访谈记录作为佐证资料,以期增强论证的可信度。
3.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二中“群体极化现象”的一项是( )
A.班级群内讨论学习方法时,有人提议互相监督打卡,大家从零星响应转为全员制定详细计划并每日分享进度。
B.运动会报名时部分同学犹豫,经班干部带头加训后,全班自发组织晨跑晚练,最终夺得年级团体冠军。
C.选举班干部时,杨刚因平时乐于助人,且责任心强,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被选举为班长。
D.朋友圈有人客观评价某明星,粉丝看到后集体围攻,从争论逐渐升级为人肉搜索和网络霸凌。
4.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了“空间”,两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5.数字时代的青年在面临自身休闲生活异化时,应该如何寻求休闲生活的自我复归之路?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原文意思理解和判断能力。答题时要通读文本,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看意思是否与原文相符,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述类文本论据与论点关系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总有人想起你
孙全鹏
给媳妇打电话说明情况,简单在家收拾一下,我就和老汪叔回老家了。
到老家将军寺村时已是晚上了,曾老师的灵堂已经搭起来了,村里帮忙的人都聚在这里。跟我一样从将军寺小学走出来的学生都知道,当初多亏曾老师和丈夫张老师,方圆十来里的孩子才能上成学。张老师在修建将军寺小学时,不慎摔伤倒在血泊里去世。曾老师唯一的闺女红梅读高三时在一次车祸中没了,现在她又没有什么亲人,但场面并不显得冷清,好像她教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