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160字。

  广西贺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记者:中国古代城市营建中,中轴意识由何而来?
  吕舟:“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 •考工记》记载了西周时期的制度,该作品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影响深远的著作,它提出的都城规划和布局思想被认为是理想王城范式。
  姜波: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模式以《周礼•考工记》为发端,至曹魏邺城和汉魏洛阳城而初具轴线布局之雏形,到隋唐长安城始成规矩方正、中轴对称的城市模式;迨及元明清三代之 都城——北京城,遂成中国古典城市规划设计之大观。
  张利芳:“中”的意识来源于古人对天地宇宙的观察、探索而形成的一套时空哲学。“中”最初来源于观象授时,地中测影,绳以经纬,并衍生出四方、四时、十二辰。由此可见,确定“中”才能规划出整个宇宙,整个时空宇宙由“中”统领。这套理论形成后,古人又用来指导社会运行。这是择中立国、择中立都、择中而治观念的哲学逻辑。
  记 者 : _?
  吕舟:1267年忽必烈在营建其新的都城——大都(北京的前身)时,创新性地筑中心台,标记都城的中心点,再根据周礼的都城制度,布局中轴线建筑群“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功能内容,在继承传统都城中轴线基础上,形成了具有创新性的城市形态。
  随着对北京西北部水系的疏浚、整理,连接富庶南方的大运河直接与中心台附近的湖泊积水潭相连,这使得位于皇宫北部的“后市”得到了极大繁荣并延续至今。
  于是,13世纪新建成的元大都,在城市中心部分形成了如此景观:登上高高矗立的中心台,侧畔是高楼矗立,南望是大运河码头形成的市场,市场与积水潭、大运河水系的粼粼波光相互辉 映,更显得繁荣热闹;通过跨越运河的万宁桥,市场之南则是辉煌壮丽的皇宫,皇宫南侧是中央 衙署;再南是大都城正南门——丽正门。在中心建筑群两侧,规划整齐的棋盘状街巷,太庙、社稷坛等重要建筑,分别位于城市的东西两侧,与中央建筑群交相呼应。由中心台、市场、桥梁、皇宫、朝廷衙署和城门构成的中心建筑群,就构成了今天北京中轴线建筑群最初的形态。
  张利芳:在考古发现中,一些数字也充分体现了中轴线的设计考量。2022年8-9月考古 发现的永定门内中轴居中石路,其宽度为4.8米,即清尺一丈(清朝一丈为十尺)五尺。先农坛 东外坛门、先农门和东内坛门、东天门的中间门道,均为国家行祭祀礼仪时的行进线路,其宽度也为4.8米。根据测量,正阳门至天桥距离为1.6公里,天桥至永定门距离也是1.6公里,均合清尺五百丈。档案中也有记载,天桥至永定门石路长五百丈,正阳桥南至天桥北居中石路长四百一十九丈二尺,若以正阳门城楼计算,则正阳门到天桥间的石路长度也是五百丈。上述尺度不是随意为之,均是都城空间设计时所运用的象数思想的折射。
  (摘编自王珏、何思琦《解读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内涵  一条涌动蓬勃生命力的轴线》)
  材料二:
  “一贯到底”、阅历沧桑的北京中轴线,不仅包含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和建设智慧,书写着北京这座城市的磅礴气魄和绚烂底蕴,同时也是中华文明连续统一、崇尚和平、开放包容、创新多样等多种特质的体现。在它的红墙绿瓦深处,蕴积着丰厚的东方文明内涵,凝聚着华夏民族的信仰和哲学,堪称解读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的“一把钥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周礼•考工记》对于北京中轴线的影响,吕舟认为其是古代城市规划传统的发端,而姜波认为其都城规划和布局思想为理想王城范式。
  B.张利芳认为,考古发现中有一些数字上的巧合,如道路宽度都是4.8米,门到天桥的距离都是1.6公里,体现了中轴线的设计考量。
  C.中轴线上紫禁城三大殿都以“和”字来命名,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和谐、“和为贵”的向往和对“和平思想”的追求,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和平性。
  D.北京中轴线建筑中“天安门”“地安门”的命名体现了对天下安宁的祈求,“反宇”的古建筑屋檐则寓意敬仰上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中”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时空哲学,最初来源于古人心中对时空宇宙的崇拜,他们认为一切由“中”统领,四方、四时、十二辰的概念由此衍生。
  B.元大都布局中轴线建筑群“面朝后市、左祖右社”是一种创新,后来“后市”由于连接富庶南方的大运河而得到极大的繁荣。
  C.北京中轴线上既有天坛等建筑所体现的儒教文化,又有慈宁宫供奉佛像所体现的佛教文 化元素,文化包容性可见一斑。
  D.因为北京中轴线古朴而又现代,含蓄内敛而又灵动开放,所以给人以崇高庄严神圣之感, 同时又有人间烟火气。
  3.下列选项,不能够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二的相关观点的一项是(   )
  A.中轴线上紫禁城武英殿院内西北部的浴德堂,为一座典型的中亚阿拉伯式穹顶建筑。
  B.明清时期,中轴线上还修建了不少道教建筑,如紫禁城内的钦安殿、天穹宝殿和大高玄殿。
  C.采取数字复原与展示技术,复原中轴线上已损毁或消失的历史遗址、遗迹以及生活场景。
  D.北京中轴线处于我国都城中轴线发展进程的后半段,自元朝到当下,仍然处于演进之中。
  4.根据上下文,第五段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什么?请写出一个并阐述理由。
  5.请根据上述材料内容,概括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精神内涵。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旗谱(节选)
  梁  斌
  运涛走后,江涛心上难过, 一个人悄悄走回城里去。到了第二年夏季,他在贾老师的领导下,第一次参加了群众运动,抵制英国货、日本货。进行罢工罢课,反对帝国主义屠杀工人领袖顾正红的暴行。贾老师叫他领导同学们写标语、散传单。到了开会的那一天,拿着小旗的人,在大街上来来往往。其中有农民、长工、小学教员、学生们……在戏楼上开了大会,他们就开始游行了。江涛站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