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11810字。
龙岩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教学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阅读(80 分)
(一)阅读 I(本题共 4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材料一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
近年来,我国电视艺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进行动态化存储和展示的同时,更注重彰 显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表现其跨越时空的魅力。传统与现代、艺术与技术的 “ 双向赋能 ” ,让非遗文化 展现出动人的时代风貌。
呈现于荧屏的一个个真实而精彩的 “ 非遗文本 ” ,就是生动的中国故事。讲好非遗故事的关键,在于 淋漓尽致地呈现出非遗和人的关系、生动鲜活地讲好传承人的故事。纪录片《百年巨匠•非遗篇》聚焦于 20 世纪为中华文明作出突出贡献的非遗传承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手法,完成了对 “ 非遗人 ” 的多维度 塑造,并透过其与非遗文化从相遇到相知再到相守的全过程,展现这些匠人在新时代传承不辍、砥砺奋进 的人格风貌。该片中的《百年紫砂》共 3 集,以每集 30 分钟的篇幅,层层递进地讲述紫砂匠人的故事,呈 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电视节目《大国工匠》《传承者》等,着力展现非遗传承人跌宕的人生经历,让 观众在与人物的心灵对话中感知其品格与智慧的魅力。
叙述方式不同,往往会产生迥然相异的传播效果。创作者只有因事制宜,作品才可能自出机杼。如, 纪录片《传承(第三季)》的叙述手法,就从对 “ 纪录美学 ” 的追求转为对 “ 戏剧美学 ” 的尝试,一个个 手艺人在传承非遗文化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得以在丝丝入扣的叙述和富有张力的情节中展开。再如,电视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点茶技艺、《长安十二时辰》中眉间花钿等,都融进一段段虚实相间的故事, 别开生面、清新灵动。
值得注意的是,表现非遗,不能浮于表面,更不能强行植入非遗元素,要避免表现与表达 “ 两层皮 ” 。 讲好非遗故事,既要找准充满创意的 “ 小切口 ” ,又要做好涵义深远的 “ 大文章 ” 。只有深入挖掘非遗文 化的历史脉络和精神实质,精准把握非遗在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立体呈现非遗所承载的文化记 忆和历史价值,辩证理解“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的创作原则,才能让我国非遗文化通过电视艺术传之深远。
(摘编于闫伟 杨阳《用影像彰显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
材料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既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我国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课题。非遗承载着 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对全国各民族、各地 域文化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我国从相关学界到地方政府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 新媒体 ” 是 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百年巨匠•非遗篇》通过多维度塑造传承人的形象,讲好传承人的故事,凸显新时代匠人精神。
B.纪录片《传承(第三季)》采用 “ 戏剧美学” 的叙述手法,比 “ 纪录美学” 更能展现手艺人的心路历程。 C.新媒体有即时性、互动性强等特点,能够突破时空限制,为非遗传播提供自由灵活的矩阵,提升传播效果。 D.“ 滇西小哥” “ 李子柒” 等利用新媒体平台优势,将中国非遗文化活起来、动起来,成为文化传承的典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创作者倘若机械套用固定叙述方式,其作品或将丧失独特性与创新价值,难以体现真正的艺术个性。 B.只有挖掘非遗的历史价值和精神内涵,才能讲好非遗故事,实现深远传播,而非强行植入非遗元素。 C.在以数字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背景下,非遗传播须转向短视频平台进行推广。
D.无论是艺人传承,还是现代化传播体系,非遗文化传承都必须符合 “ 中国故事、国际表达” 的原则。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推断最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A.非遗项目若仅保持传统形式而不融入现代生活,将难以吸引新一代年轻人的关注。 B.未来非遗传播将完全由新媒体主导,传统影视艺术因其单向性或将失去传播力。
C.利用新媒体的科技力量和平台优势,非遗传承才能避免民间泛创作导致文化失真。 D.新媒体技术的高点击率特性,必将导致非遗传播过度娱乐化,丧失文化严肃性。
4.新媒体技术如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年轻人的生活?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6 分)
(二)阅读Ⅱ (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会唱歌的火炉 迟子建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 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 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