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130字。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位人工智能先驱——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表彰他们在使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机器学习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人工神经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领域兴起的研究热点。它从信息处理角度对人脑神经元网络进行抽象,建立某种简单模型,按不同的连接方式组成不同的网络。作为一种运算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由大量节点(即神经元)相互连接构成,每个节点代表一种特定的输出函数,每两个节点间的连接都代表一个对于通过该连接信号的加权值,这相当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记忆。
复旦大学智能复杂体系实验室主任、上海数学中心谷超豪研究所所长特聘教授林伟告诉记者:“霍普菲尔德上世纪80年代发明的霍普菲尔德神经网络,是用来描述和模拟人脑联想记忆的。”它是一种结合存储系统和二元系统的神经网络,提供了模拟人类记忆的模型。与之相对,辛顿教授将深度学习技术进一步推向前沿,他提出的多层神经网络架构为机器学习带来了更深的学习层次。辛顿曾表示,虽然神经网络的研究历经磨难,但在今天却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主流技术。二者的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AI的性能,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机交互的未来。
(摘编自解放日报《诺贝尔物理学奖“花落”AI先驱》)
材料二: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替代,而是人的合作伙伴,”苏黎世大学安德•范•泽尔德伦教授说,“将来,我们与AI的互动方式类似于我们与人类的互动。”
范•泽尔德伦教授的实验室里已经出现了这样的崭新未来:约翰娜和约翰坐在桌旁,愉快地与真正的人类一起工作。约翰娜和约翰是看起来像人类的AI化身,可以以类似人类的方式做出反应,尽管会有一些延迟。“如果你跟约翰娜说话,她会回应,但需要两到三秒的时间,”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顿教授提出的多层神经网络架构为机器学习带来更深学习层次,将深度学习技术推向前沿。
B.苏黎世大学空间计算实验室致力于观察“人类如何对待由AI驱动的‘同事们’”的实验研究。
C.Openverse计划设计的提供整合性、开放性和道德责任的虚拟环境将彻底改变人类工作方式。
D.创新未来观、科技价值观和智能发展观“新三观”的形成,使人类hold住超级智能成为可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人工神经网络以模拟人脑神经元网络结构信息处理方式,构成当代AI重要基础。
B.材料二中提到的约翰娜和约翰,其价值在于证明具象化、拟人化的AI更容易被人类团队接纳。
C.材料三认为,随着人类对AI的日益习惯,舆论对其的担忧会逐渐消失,只剩下理性的发问。
D.“新三观”的提出,旨在为人类应对超级智能带来的挑战提供认知、观念和行动上指导框架。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材料二“未来人机关系”特点的一项是( )
A.豆包助手在对话中通过摄像头观察模拟人类的情绪反应,主动询问用户心情并提供安慰建议。
B.ChatGPT通过用户在文字输入框中输入问题,根据上下文和语义关联实时生成有意义的回复。
C.DeepSeek办公助理以虚拟的形象参与线上会议,根据讨论内容生成可视化方案并解释思路。
D.某公司研发的AI员工“小智”拥有3D人形化身,在团队中主动分担任务并接受同事的致谢。
4.材料中划线处直接引入人物的原话,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不同的论证效果。
5.材料中提出未来人智关系发展可能有四个阶段:无障碍、有温度、能共情、可共生。请结合三则材料概括人类要实现“可共生”这一终极阶段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并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学医时期
陈存仁①
小学毕业后,我有去投考中华职业教育社珐琅班的想法,入学的人不但不收学费,一个月还有两银元(即大洋)工钱,我看了很是心动。四伯父不以为然,说:“你千万不可参加,你如果遵从父亲的遗命学医,一切由我负担,但是也要中学毕业之后,才能进入医学院。”四伯父的话我只有遵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