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510字。
山西省运城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这一切特点都有一定的风格和手法,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我们可以叫它作中国建筑的“文法”。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无论每种具体的建筑实物怎样地千变万化,他们都遵循着那些法式。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他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之间,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都有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所以我们说它是一种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
如同语言和文学一样,为了同样的需要,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乃至为了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时代是可以各自用自己的“词汇”和“文法”来处理它们的。简单的如台基、栏杆、台阶等等,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许多民族创造了许多形式不同的台基、栏杆和台阶。例如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就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内容”完全相同,但是各用不同的“词汇”和“文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样一句“话”说出来了。又如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罗马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都是同一性质,同样处理的市容点缀,这许多例子说明各民族均有自己不同的建筑手法,建造出来各种各类的建筑物就如同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文字所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一样。
(摘编自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材料二:
正如中国绘画理论所说,山水画有“可望”、“可游”、“可居”种种,但“可游”、“可居”胜过“可望”。中国建筑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精神。即是说,它不重在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经常瞻仰或居住的生活场所。
1.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的“文法”是指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因为喜爱,从而沿用的法式,是建筑物与其构件之间所存在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B.为了不同的需要,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是不符合建筑“文法”的。
C.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是:“可游”“可居”的建筑群体,已由简单的空间存在转变为可以让人慢慢游历、感受生活的时间过程。
D.文中加点的“文章”“小品”“借景”“可望”“金铺玉户”所用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而“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的引号表示引用。
2.根据对材料三的理解,下面植物配置与人物“情感品格”不相符的一项是( )
A.潇湘馆,“一带粉垣,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与林黛玉孤高洁雅的性情十分相合。
B.蘅芜苑,“奇花异草,仙草仙藤,愈冷愈苍翠”,与薛宝钗世俗冷峻、识时物的特点相符。
C.紫菱洲,“岸上蓼花苇叶,池内翠荇香菱”,与香菱(甄英莲)懦弱无能的性格吻合。
D.稻香村,“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与李纨贞静淡泊的性情相符。
3.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相关论述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阐述建筑的“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也有运用的灵活性以及各建筑间存在“可译性”时,都运用了比喻论证和举例论证。
B.材料二中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为了论证园林艺术的建筑美以模拟和接近更自由开阔的自然山林为目标。
C.材料三对《红楼梦》中府邸和园林建筑特点的分析,运用了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红楼梦》建筑的影响。
D.三则材料都谈到中国建筑的特征,但侧重点不相同,而且第一则材料主要就真实的建筑而言,第三则材料是就文学中的建筑而言。
4.结合文本一解释梁思成提出的“可译性”一词。
5.请你根据材料三所谈到的“建筑与礼制”,发挥想象,为元妃省亲中“銮舆抬入大门”的景象设计一个视频拍摄脚本,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每处不超过15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精准医疗
史雨昂
①老杨总感觉自己病了,胸闷气短,精神不振,总是想睡觉。
②孩子这两天打电话过来,说是给他申请了精准医疗服务,可过了两天老杨还是没接到消息,心想可能是大城市排队时间长,就没放在心上。
③上周家里又是只有他一人生活,这样单调的日子,老杨已经习惯了。早上,去门口领取社区配送的早餐,吃完再回去睡到上午十一点左右,出门散步,站在空荡荡的街道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