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78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一、(共25分)
(一)积累与运用
七年级即将结束,回顾课本,同学们有感而发。他们以天津的独特魅力为线索,从历史建筑的沧桑变迁,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再到当代青年的奋斗风采,撰写了下面语段。
漫步在修葺一新的意式风情区,凝望这些历经修缮的欧式建筑,仿佛能看见百年前在这里英勇奋斗人们的身影,他们肩负着千钧重负,为了____家园而毅然投身抗争,为天津的崛起劈波斩浪。每一块砖瓦都____着历史的记忆,无声诉说着这座城市的过往。它们如同打开时光之门的钥匙,轻轻叩响人们的心扉,让人不禁沉浸在对往昔岁月的____之中,感受着历史与现实在这片土地上的交织与碰撞,耐人寻味。
①回望天津的革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的身影浮现眼前。②他们毅然舍弃安逸的生活,投身到为国家和民族谋解放的伟大事业中。③在觉悟社里,周恩来以恳切的话语和坚定的行动,团结进步青年,传播革命思想;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抗日英雄包森面对部队折损严重的情况,毫不退缩,带领部队奋勇杀敌。④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们的精神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了天津革命历史的道路,我们应该发扬和继承。
新时代的天津,涌现出一批批追梦的有为青年,他们不执拗却执着,他们的诸多事迹广为流传:在面对技术难题时,他们绞尽脑汁,反复钻研□在传播文化时,他们耐心严谨,诲人不倦□这怎能不让人动容□他们以先辈为榜样,牢记历史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些青年用实际行动回应着时代的殷切期盼,他们以身作则,将个人理想融入城市发展,为天津的繁荣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1. 同学们从语段中整理了四组词语并注了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修葺(róng) 凝望(níng) 千钧重负(jūn)
B. 心扉(fēi) 折损(zhé) 劈波斩浪(pī)
C. 严谨(jǐn) 执拗(niù) 耐人寻味(nàn)
D. 殷切(yān) 毅然(yì) 绞尽脑汁(jiǎo)
2. 依次填入第一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守候 承担 追溯
B. 守护 承担 拍溯
C. 守护 承载 追忆
D. 守候 承载 追忆
3. 第二段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 B. 第②句 C. 第③句 D. 第④句
4. 依次填入第三段中方框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1. B 2. C 3. D 4. A
【解析】
【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字音。
A.修葺(róng)——qì;
C.耐人寻味(nàn)——nài;
D.殷切(yān)——yīn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与运用。
守护:保护、守卫。
守候:等候。
第一空,意思是保护守卫家园,用“守护”恰当;
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的意思,也可通过隐喻表达抽象概念的传递与保留。
承担:担负,担当。
第二空,指砖瓦传承保留着历史的记忆,因此用“承载”恰当;
追忆:回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第三空,指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因此用“追忆”恰当;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D.第④句“发扬和继承”语序不当,应先“继承”再“发扬”,改为“继承和发扬”。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在面对技术难题时,他们绞尽脑汁,反复钻研”与“在传播文化时,他们耐心严谨,诲人不倦”是并列关系的分句,中间用分号。
“在传播文化时,他们耐心严谨,诲人不倦”之后用“……”表示这些青年的事迹还有很多,省略不写。
“这怎能不让人动容”是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句末用问号。
故选A。
(二)诗词赏析(2分)
5. 下列对《游山西村》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