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770字。

  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年级上册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三峡
  【文学常识】
  1.《水经注》因注《水经》而得名,《水经》一书约一万余字,《唐六典•注》说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经注》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由于书中所引用的大量文献中很多散失了,所以《水经注》保存了许多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地理有很多的参考价值。
  2.郦道元(466年~527年)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魏时期官员、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的儿子。
  郦道元以父荫入仕,袭封永宁伯。迁都洛阳后,出任尚书郎、太傅掾,升任治书侍御史。受到尚书仆射李冲所弹劾,遭到免职。历任御史中尉、北中郎将,外任冀州长史、青州刺史、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河南尹等职。执法严峻,颇有威名,招致一些宗室怨恨。
  孝昌三年(527年),镇守雍州的齐王萧宝夤出现反状,拜关右慰劳大使,负责监管萧宝夤,遭到杀害。武泰初年,获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安定县男。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课文及译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节选自《水经注校正》卷三十四。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2)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3)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略无,完全没有。阙,同“缺”,空隙、缺口。
  (4)自非:如果不是。
  (5)亭午:正午。
  (6)夜分:半夜。
  (7)曦(xī)月:日月。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8)襄陵:水漫上山陵。襄,冲上,漫上。陵,山陵。
  (9)沿溯阻绝:意思是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10)白帝:古城名,故址在今重庆奉节东瞿塘峡口。
  (11)江陵:古城名,在今湖北荆州。
  (12)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13)不以疾:没有这么快。
  (14)素湍(tuān):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湍,急流。
  (15)回清:回旋的清波。
  (16)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
  (17)飞漱:飞速地往下冲荡。
  ……
  记承天寺夜游
  【文学常识】
  1.《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起于当起,止于当止,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