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00字。

  山东省菏泽市菏泽经济技术开发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
  1.小文发现课文中隐含很多传统文化知识,他梳理的文化现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活中,我们常以“千里马”喻有才能之人,而把“伯乐”作为慧眼识才者的代称。
  B.我国汉代已有计时工具“铜壶滴漏”,“漏断”即漏壶里的水滴尽,象征天色已亮。
  C.我国古代女子出嫁称为“归”,已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则称为“归省”。
  D.演讲要讲究文化礼仪,根据场合、听众身份选择合适的尊称,体现尊重与亲和力。
  二、基础知识综合
  班级开展“诵生命之美”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如果坚毅的品格有声音,那必定震耳欲聋。生命中的暴风骤雨常如陡峭山岩,但登上险峰终将拥抱绚丽的风光。若在山脚下pánghuáng,就永远看不见山顶的流云;若向懈殆妥协,终会错失东方破晓时清列的晨风。请相信:所有的迷途都暗藏方向,那些让你历历在目的远方,正从此刻跋山涉水的脚印里生长。
  2.阅读上面的活动主题词,请你写出拼音处相应的汉字,找出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1)pánghuáng
  (2)应为  应为
  3.小语对文段中加点的成语有疑惑,其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震耳欲聋 B.暴风骤雨 C.历历在目 D.跋山涉水
  4.小文在活动展板上写了一段话,其中有一处语病,请指出并写出修改意见。
  (A)90后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经典田园生活融合,(B)讲述“从泥土里长出来的”中国故事和青春热情,(C)展示了时代新风和青年平视世界的自信,(D)书写了别样的青春之灵。
  A.A B.B C.C D.D
  三、综合性学习
  5.班级要举行以“和——生命的哲学之美”主题班会,老师解读了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的内涵,从群体生命视角,就是“和睦”“和气”“和平”“和谐”。请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拟写一条以“和”为主题的座右铭与同学们共勉。
  (2)这次班会上,轮到你做即席讲话,你想讲些什么?(要求:突出主题,语言简洁得体,不超过60字)
  四、名句名篇默写
  6.小诗在活动中辑录了“诵生命之美”的古诗文,请你补充完整。
  生命之美是①“,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依依不舍;是②“,君子好逑”(《诗经??关雎》)的美好追求;生命之美是③“,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淡泊清静,是④“,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的傲岸高洁;生命之美是⑤“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的公平正义,是⑥“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
  五、名著阅读
  7.阅读《经典常谈》时,小文了解到汉字的造字和用字法称为“六书”,他查阅《说文解字》中“英”字。英从“艸”,“央”声。“艸”即为“艹”,表明“英”和草本植物有关:“央”大致表示“英”的读音。由字形推演字义,他推断“英”字采用的造字法是(1),本义是“花”,比如,《桃花源记》中(2)“”(课文原句)的“英”。另外,他认为花是美好的象征,由字的本义引申出新义,所以“英”还引申出“不凡、杰出”之意,如成语(3)“”(A.百卉含英  B.英姿飒爽  选填一项)。
  8.在“生命之美——名著推介”活动中,小文从下面文字想到了《秋天的怀念》的作者,你认为文段中的“他”是谁?他有怎样的精神品格?请简要概括文段所指的故事情节。
  他一生中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痛苦而焦急地等待过来信,他从早到晚地盼信。出版社的沉默逐渐成为一种威胁。失败的预感一天比一天强烈,他意识到,一旦小说遭到无条件的拒绝,那也就是他的灭亡。那时他就没法再活下去了。活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好多天过去了,正当期待已经变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同儿子一样焦虑的母亲一面往屋里跑一面激动地喊道:“列宁格勒来信了!”这是州委发来的电报。电报上只有简单几个字:小说备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他的心欢腾地跳动起来。日夜盼望的理想终于实现了!
  六、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送别湖南部曲①
  辛弃疾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