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6750字。

  尧都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七年级试题(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书写在试题上答案无效。
  一、古典之美(共27分)
  (一)
  1. 学校诗社举办“领略诗歌精妙•收获人生感悟”活动。下面是小语同学制作的名句积累卡,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自然美景 (1)“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朦胧夜色渲染出凄凉气氛。
  (杜牧《泊秦淮》)
  (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拟人手法表现花木珍惜春光,尽情舒展生命本色。
  (韩愈《晚春》)
  (3)“______,______”,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
  (杜甫《望岳》)
  人间真情 (4)“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热闹的乡俗民事,表达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
  (陆游《游山西村》)
  (5)“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理想志趣 (6)“______,______”借用典故,表达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王安石《登飞来峰》)
  (7)“______,______”表达在亘古不变的时空中,生命短暂、时不我待的事理悲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答案】    ①. 烟笼寒水月笼沙    ②. 百般红紫斗芳菲    ③. 造化钟神秀    ④. 阴阳割昏晓    ⑤. 箫鼓追随春社近    ⑥. 此夜曲中闻折柳    ⑦.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⑧.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⑨. 念天地之悠悠    ⑩. 独怆然而涕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笼、紫、菲、箫、畏、遮、缘、悠、怆、涕”等字词容易写错。
  2. 下面是校书法社团收集的一幅书法作品。请你欣赏这幅作品并进行赏析。
  赏析:诗歌中,作者以“______”自喻,表达了诗人______。
  (二)
  班级举办“读经典•增智慧”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完成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3. 析字词之意。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惟吾德馨:______    (2)陶后鲜有闻:______
  4. 品语句之美。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翻译:______,______。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翻译:(它的柄)中间贯通,外面笔直,______。
  5. 悟写作之法。两篇短文都提到了先贤古人,但写法不同。请结合两篇短文中的相关语句、分析其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