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360字。
2025年春季期中考联考七年级语文科试卷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应用(25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诗文名句。
爱国情怀是古诗文中最感动人、最振奋人心的旋律。《木兰诗》中“①________,________”,战场环境的艰苦更能烘托出巾帼英雄木兰的勇敢坚强;《贾生》中“可怜夜半虚前席,②________”揭示的是晚唐皇帝不顾国计民生;《泊秦淮》中“③________,________”则可看出诗人杜牧对只知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的愤慨,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逢入京使》中④“________,________”,在平实的语言中可见诗人岑参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的复杂情感。
古诗文,还教会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读《爱莲说》,我们从⑤“________,________”中体悟到做人应该像莲一样正直不阿;读《陋室铭》,从“斯是陋室,⑥________”中,我们明白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中,也要保持自己高尚的品格。
【答案】 ①. 朔气传金柝 ②. 寒光照铁衣 ③. 不问苍生问鬼神 ④. 商女不知亡国恨 ⑤.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⑥. 马上相逢无纸笔 ⑦.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⑧. 中通外直 ⑨. 不蔓不枝 ⑩. 惟吾德馨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朔”“寒”“隔”“庭”“通”“馨”等字词容易写错。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今年(2024年)是民族英雄郑成功诞辰400周年。三百多年来,他伟大的民族精神为海峡两岸同胞所铭记和推①(chóng) ;他留下的史迹已然成为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财富和宝贵的文化遗产!丰州古邑(今丰泽区北峰)的“郑成功焚青衣处”,为后世人们增添了一处( )英雄、②(miǎn) 怀其丰功伟绩的旅游景点。
1646年,清军袭击安平(今安海),郑成功母亲担心受辱,自缢身亡,父亲郑芝龙却接受了清朝的劝降,归顺清廷。国家危亡,民众陷于苦难,父亲却在此时投降,这一切使郑成功心肺欲裂,他决计起兵兴师以报国恨家仇。郑成功带着自己( )过的儒巾蓝衫,来到南安文庙,一把火烧了儒服,换上铠甲,佩上宝剑,从此③(róng) 马一生。历史学家们认为,正是在这里,郑成功真正走上武装抗清,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最大转折。
现在,经过复建的郑成功焚青衣处纪念碑,就坐落在飞凤公园内,每日的游人( )。
(选自《百度百科》,有删减)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留恋 穿戴 门庭若市
B. 凭吊 穿戴 络绎不绝
C. 凭吊 佩戴 络绎不绝
D. 留恋 佩戴 门庭若市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在下面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3. 书名是一部作品的眼睛,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作品具体内容简要评析书名的特点。
二、阅读(65分)
(一)(每小题3分,共6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赠远
[唐]顾况
暂出河边思远道,却来①窗下听新莺。
故人一别几时见,春草还从旧处生。
【注释】①却来:归来。
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两句描绘了诗人河边漫步、归来后窗下听春日莺啼这两幅画面。
B. 首句“思”字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远道”表明诗人与友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