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730字。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卷
  (150分钟 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年代久远的遗产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腐坏。此时,文物修复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文物修复不同于一般物品的修理。修理一般物品是为了能继续使用,所以要尽可能做到“修旧如新”。我们现在视为文物的物品,古人当年制作的目的也多是出于实用。但今天对文物进行修复就不再是为了恢复它们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恢复文物形貌,延长文物寿命,使其得以继续流传,因此在文物修复时应“修旧如旧”。
  青铜大立人像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刚出土时拦腰折断、残破不堪,铜质已经腐蚀,表面密布锈斑。在修复青铜大立人像时,专家们采用的是低温焊接法,将锡和铅按一定比例熔化制成焊条,这种材料的熔点只有183摄氏度。如果用气焊、电焊等高温焊接方式,不但青铜会熔化,其表面五颜六色的锈斑也会全部变黑。
  一件如此高大的文物,光用焊接处理,牢固程度显然不够。专家们想到了赵州桥的桥拱连结银锭扣工艺。银锭扣的拉力很强,无论是拉伸还是扭聚,都能增强主体的承重能力。为了尽可能降低对文物的破坏,修复人员在立人像身上没有花纹或花纹很少的地方开银锭锁口,用相当于器物壁厚的铜板做成相应尺寸的银锭扣,镶嵌之后严丝合缝。主体修复完成后,立人像才真正“立”起来了。工作人员再把它清洗干净,然后风干、打磨,最后进行做旧,处理好焊道和补配块的锈色,让它看起来像旧的一样,几乎看不出修复的痕迹。
  为了让文物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有时少修甚至不修,是另一种“修旧如旧”。2010年,在圆明园陶瓷文物修复工作中,专家就强调,基于圆明园文物所承载的特有历史、文化以及民族情感,出土的瓷器如同圆明园遗址一样,不能完全修复、重新构建。除了对文物破损部分做好必要保护,突出它的残缺状也很重要。因为文物修复就是让文物在记录历史信息的同时,能承载更多的文化和情感。
  (摘编自王菁菁、田宇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我国传统文物修复追求器物的完整性和气韵之美。古代的能工巧匠创造了多种修复工艺,如器物的矫形、补配,书法绘画作品的全色、接笔等,使文物看上去形貌无欠缺。工匠们总是尽力选取与文物当初制作时相同的材料,并在修复补配的部位涂上与残存部位相同的颜色,让人看不出破绽,从而带给观赏者一种整体美的享受。
  1.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修复文物的目的是恢复文物形貌及其使用价值。
  B.采用低温焊接法是为了避免破坏立人像形貌。
  C.修复立人像所用的银锭扣来自赵州桥桥拱。
  D.修复立人像最后一道工序是清除焊道的锈斑。
  2.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传统文物修复时所用材料与文物原材料基本一致。
  B.当今人们对是否应该完美修复文物有了新的认识。
  C.文物修复可以借鉴取证学与印刷防伪领域的技术。
  D.用“内外有别”法修复的文物仅凭肉眼无法辨识。
  3.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过去修复残缺文物要求修复人员有空间想象力。
  B.依据资料和残件,成功地完成了鹊尾炉的修复。
  C.在所有的文物中,书画文物的修复难度最大。
  D.现代科技的应用有利于书画文物修复、保存。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圆明园的历史特点决定其部分陶瓷文物应保留残缺状。
  B.矫形、补配和全色、接笔等工艺可用于修复文物残损。
  C.用紫外光照射的方法能够鉴别出拍卖会上文物的真伪。
  D.现代技术使一些过去难以修复的文物有可能得到修复。
  5.下面链接材料中的晋侯鸟尊修复体现了文物修复的哪些原则?请根据材料内容简要分析。(6分)
  链接材料:
  珍藏于山西博物馆的晋侯鸟尊属于西周青铜器,鸟尊全身布满纹饰,呈凤凰回眸的形状,凤尾下却是象首造型。它出土时破碎成一百多块,修复后锈色斑驳,凤嘴锈蚀犹在,古朴典雅。因为鸟尊尾部象首的鼻子部位缺失,专家便给鸟尊安了一个临时象鼻,并对这段象鼻做了锈色处理,使之与鸟尊整体色泽保持一致,但没有仿制任何纹饰,以便于观赏者识别。近年来,专家在整理相关考古资料时,发现疑似鸟尊尾部的残片。通过比对,确认疑似残片正是鸟尊象鼻缺失部分。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修复人员将临时象鼻拆卸下来,再把象鼻残片复原上去,晋侯鸟尊终于得以完整呈现。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构思
  铁凝
  老画家站在房间中央,对着一张破桌面发愣。根据构思,他要钉一只1米×1.5米的油画画框,翻遍家里的破烂,找不出合适的材料。最后他总算物色到了这张破桌面。
  画油画要画框,就像绣花需要绷子一样。每逢这时,画家总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改画国画。国画无须画框,铺张宣纸就可运笔,能免去许多麻烦。可每逢构思成熟,画家还是绞尽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