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040字。
八上语文 10月月考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语境,补写古代诗文名句。(10分)
吟“东皋薄暮望, ① ”,感受诗人的苦闷徘徊;品“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体验中庭赏月之惬意;诵“重岩叠嶂, ③ ,感受三峡的巍峨险峻;观“夕日欲颓, ④ ”感受自然山水之美。跟随李白在出游途中赏“月下飞天镜, ⑤ ”的奇丽之景;陪伴白居易在西湖漫步,看“几处早莺争暖树, ⑥ ”的早春风光。春日庭院,女子攀枝折花,感伤“ . ,路远莫致之”;虽至暮年,曹操仍旧壮心不已,慨叹“ ⑧ ,志在千里”。刘桢在“ ⑨ ? ⑩ ”的一问一答之中,借松柏之刚劲,明志向之坚贞。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8分)
谜语的历史(),其起源可追sù ① 到远古时代。在远古时代,人们在交流时,偶尔不便直截了当地表达意思,而通过隐晦曲折的语言来表达另一层内容,这就有了“谜语”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谜语开始有了名称,叫“隐语”。宋代是谜语发展的繁荣时期,()了一批专业谜人和谜社组织,同时诞生了“灯谜”。中华谜语从此开创了民间谜语和灯谜并行的新格局。进入现代社会,谜语从内容到形式()。人们自出心②(cái),将现代科技与传统谜语相结合,创作出③(zhāng)显时代精神的新型谜语。通过这些形式创新的猜谜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谜语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去弘扬和传承这一文化瑰宝。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分)
①; ②; ③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绵延不绝 成就 焕然一新 B.源远流长 造就 焕然一新
C.绵延不绝 成就 耳目一新 D.源远流长 造就 耳目一新
(3)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正确的句子(不能改变句子原意)。(2分)
3.班级开展《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活动,请完成阅读探究中的内容。(6分)
内容呈现 问题探究
【甲】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即使他还在当国民党的将领时,他生活也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虽然生性暴躁,却十分谦逊。自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他忠实于党,从未破坏党的纪律。
【乙】自从当红军总司令以来,他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辛,早年往往赤脚走路,有一个冬季专吃南瓜过活,另一个冬季专吃牦牛过活,从不诉苦,难得生病,度量很大,万事采用民主方式,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 (1)【甲】中的“他”是,【乙】中的“他”是。(2分)
(2)【乙】中“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这个“主义”是什么?(1分)
(3)根据【甲】【乙】两个选段的内容,概括出两个人物所具备的三个相似的精神品质。(3分)
第 1 页 共 7 页
二、阅读(6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7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村行①
王禹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