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530字。
山东省烟台市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诊断高三语文试题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问一:阅读是人类获取信息知识的重要手段,文字从进入视野到被大脑理解,似乎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有人把阅读视作人类的本能,大脑中是否有着与生俱来的阅读功能?
答:结绳、龟甲图案以及黏土上的刻痕诞生于大约1万年前,苏美尔人发明楔形文字在5400年前,据考古证据,甲骨文至少有3600多年的历史。但这些对于人类500万年到700万年的进化历程而言,只是弹指一挥间。
在文字出现前,我们的大脑皮层已经经历了上百万年的演化历程。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大部分的生存环境中并不存在文字,遗传与进化是为了适应非洲大草原的生活,也就无法自然地形成专门的阅读神经回路。因此, ① 。
问二:……
答:……
问三: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阅读是怎样发生的?
答:阅读的过程起始于书页反射的光子撞击视网膜的那一刻。在视网膜后部的中心区域,有一处直径仅1.5毫米的中央凹,它是视网膜唯一拥有高密集度、高感光性、高分辨率的视觉细胞聚集区域,也是唯一真正可以用来阅读的区域。人类正是透过这粒芝麻大小的区域分辨出物体的形状、颜色,看到世界和宇宙,传承文明与智慧。
在视觉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图像的神经信号从眼睛经由视交叉和丘脑传递到初级视觉皮层。研究发现,在看到没有意义的符号时,只有大脑后部枕叶视觉区较小的范围被激活了,这表明视网膜的细胞会激活人脑枕叶区域的特定神经元,这群特定的神经元,会分别编码这些没有意义的符号的视觉特征,让我们能够识别出直线、圆圈等。如果这些直线或者圆圈代表了有意义的符号,那么,大脑就会启用新的通道进行加工。
问四:阅读是如何改变大脑的?
答:文字的阅读对于人脑的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在人脑中形成了许多新的神经元联结。当大脑处理书面单词的时候,会激活大脑左侧枕颞沟中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为阅读能力的形成提供了神经生态环境。随着阅读经验的积累,神经联结不断形成,激活区域不断扩大,逐渐“蚕食”了原本关注物体形状和面孔的脑区,从而形成了阅读能力。
问五:随着电子产品的出现,越来越多青少年在书本阅读之前就接触了电子屏幕,他们正在用更便捷的数字阅读代替纸面文字阅读。数字阅读达到的效果与纸质阅读一样吗?
答:虽然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的体验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但在面对复杂的阅读材料时,比如论文,阅读者会更倾向于将阅读材料打印出来阅读。
在许多方面, ② 。比如翻页这个书本上非常自然的动作,需要在屏幕上滑动、点选等,而如果想要查阅对比一本书前后章节的内容,电子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阅读的过程需要借助两大工具来实现:一个是我们的眼睛,一个是我们的大脑。
B.物体、图像和文字通过视网膜传递后,会对枕叶区域特定神经元产生同样影响。
C.在回答者看来,电子屏幕并不是专为阅读设计,它的通用性会给阅读带来干扰。
D.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各有所长,要进行知识性、学习性阅读,还是要选择后者。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回答者用直观的数字阐明文字阅读的历史与人类存在的历史并不同步,从而对问一的回答做出合理的解释。
B.人类看似简单、自如的阅读能力,是经过无数年阅读训练后,才形成的高度自动化的、无需意识的一种能力。
C.阅读的发生过程告诉我们,人脑结构虽受基因的严格限制,但神经回路具有可塑性、会持续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塑造。
D.回答者认为、纸质文本阅读与电子阅读并行还会长期存在,电子设备今后的改进方向是复制书本的专一性。
3.在原文画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4.高明同学在初读本文时,认为“问二”处应设置“我们是如何获得阅读能力的?”这样一个问题,后来又认为无需设置。那么,高明认为应该设置此问题的理由是什么?后来又认为无需设置的理由是什么?请分别简析。(4分)
5.本文与王佐良的《上图书馆》都是谈读书(阅读)的,主旨却不相同,请简析。(6分)
【分析】(1)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逻辑推断能力,需要准确理解文中关于视觉信息处理的科学原理,辨析不同刺激对大脑神经活动的差异性影响。
(2)本题考查观点把握与文本细节分析能力,需要全面把握作者对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关系的论述,避免主观臆断或过度引申文中未提及的内容。
(3)本题考查语境理解与逻辑补全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语义关联和文章核心观点,精准概括出缺失的关键论断。
(二)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八月桂花遍地开(节选)
徐贵祥
陆安州日本驻屯军司令松冈带着“皇协军”师长宫临济等人登门造访古井坊的时候,夏侯舒城①正在二楼的堂屋里面壁而坐。
楼是砖墙木板楼。上午的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落下,湿润清爽。天井下面东西两边各有一个花池,一边种着桂花,一边是栀子花。满院香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