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490字。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六校联谊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美国的白皮书,选择在司徒雷登业已离开南京、快到华盛顿、但是尚未到达的日子——八月五日发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司徒雷登是一个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在中国有相当广泛的社会联系,在中国办过多年的教会学校,在抗日时期坐过日本人的监狱,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在马歇尔系统看来,他只有一个缺点,就是在他代表马歇尔系统的政策在中国当大使的整个时期,恰恰就是这个政策彻底地被中国人民打败了的时期,这个责任可不小。以脱卸责任为目的的白皮书,当然应该在司徒雷登将到未到的日子发表为适宜。
中国是亚洲的重心,是一个具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大国,夺取了中国,整个亚洲都是美国的了。可是,一则,美国的和全世界的人民都不要战争;二则,欧洲人民的觉悟,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兴起,特别是苏联这个空前强大的和平堡垒耸立在欧亚两洲之间,顽强地抵抗着美国的侵略政策,使美国的注意力大部分被吸引住了;三则,这是主要的,中国人民的觉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民众组织的力量已经空前地强大起来了。这样,就迫使美帝国主义的当权集团不能采取大规模地、直接地武装进攻中国的政策,而采取了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
好办法,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实现“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
那些近视的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听着,艾奇逊在给你们上课了,你们所设想的美国的仁义道德,已被艾奇逊一扫而空。不是吗?你们能在白皮书和艾奇逊信件里找到一丝一毫的仁义道德吗?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开小差逃跑、又反对武王领导的当时的人民解放战争、颇有些“民主个人主义”思想的伯夷,那是颂错了。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司徒雷登大使老爷却坐着不动,睁开眼睛看着,希望开设新店,捞一把。司徒雷登看见了什么呢?他看见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也大群地和工农兵学生等人一道喊口号,讲革命。总之是没有人去理他,使得他“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摘编自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材料二:
《别了,司徒雷登》是毛泽东于1949年8月18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抨击艾奇逊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和美国扶持国民党发动内战的政策,向美帝国主义告别,表达了无限的豪迈和乐观。《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新华社记者于1997年7月1日合写的一篇短新闻,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司徒雷登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的原因是其平素装着爱美国也爱中国,颇能迷惑一部分中国人,这可以让美国更好地实施侵略政策。
B.美国不能采取大规模地、直接地武装进攻中国的政策,而采取了帮助蒋介石打内战的政策,原因不止局限于中美两国,也在于世界整体局势。
C.那些近视的思想糊涂的自由主义或民主个人主义的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参与镇压人民解放战争,没有民族英雄气概。
D.“别了”一词在两则材料中都有告别之意,都有深刻内涵,都展示出中国人强烈的民族豪情,也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续奋斗。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国实行所谓的“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其目的是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
B.美国的白皮书本以脱卸责任为目的,结果却成了证明其没有仁义道德的依据。
C.1949年,司徒雷登向美国国内提出承认中共新政权的建议,是出于其本国利益考虑。
D.司徒雷登离开的直接原因是他对美国侵略政策的彻底失望和全体中国人民的觉醒。
3.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不能支撑材料二中“《别了,司徒雷登》表达了无限的豪迈和乐观”的观点的一项是( )
A.中国是亚洲的重心,夺取了中国,整个亚洲都是美国的了。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和民众组织力量已经空前地强大起来了。
C.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南京的美国殖民政府如鸟兽散。
D.司徒雷登大使老爷没有什么事做了,只好挟起皮包走路。
4.材料一中画横线句子运用反语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效果。
5.如今国际形势复杂,面对其他国家新霸权主义的威胁,我们应该如何从全局去“看问题、想问题”?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搬家
凌淑华
自从买到船票,家里谁都忙起来。廊子底下捆缚好的大箱子小匣子堆叠成几个高高低低的山,堂屋里的硬木条案、茶几、贵妃床,统统用麻布袋包裹着,都靠了墙,小的架着大的摆着,长长的一排直像一只运货船。这倒怪好玩的,为什么平常不这样摆,却把这许多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