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270字。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共 150 分钟,分值 150 分。
2.请在答题卡规定区域作答,其他区域作答一律无效。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新京报:能不能介绍一下你今年两会带来的建议是什么?
麦家:我建议的是关于人工智能写作的,我认为有关部门应该立法立规去规范AI 写作的行为以及写作者对人工智能的使用。
AI 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工具,比如让它写一篇鲁迅或者金庸风格的文章,快的话20秒就可以写出一篇2000字的文章。即使是目不识丁的农夫,AI都可以帮助他完成一篇文学创作。你当然可以使用AI来写作,但是如果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发表,我认为这显然是有问题的。所以我建议立法机构应该对这些问题予以规范,这条路怎么走,我们可以走到哪里,我觉得都应该规划出来。
新京报:你为什么会关注到这个问题,能不能分享触发你提出这一建议的具体事件或观察?
麦家:我在三年前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写作。当时,AI写作已经是热门话题了,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兴奋,喜欢跟人探讨,也看了很多相关文章。当时的确有很多危言耸听的说法,觉得AI写作的未来肯定是要把作家干掉。
我看过美国华裔作家特德•姜写的一篇文章,他认为AI写作永远不可能超越人类。对于他这个观点,当时我没有什么概念,因为我还没有尝试过用AI 写作,但是我现在有概念了,因为我已经使用过好几种AI工具。我带着一种探索的心理,一方面是训练它,另一方面我也想寻求一个答案,它是不是真的就比我们写得好,好到什么程度,我的确是做了很多尝试。
新京报:你认为当前AI 写作迫切需要规范的是什么?
麦家:我觉得AI写作作为私下尝试或者写日记都可以,但不能用AI写作作为一个文学作品去投稿去发表出版,因为这是个商业行为。
论文可以查重,但文学创作很难查重。编辑也很难鉴定是不是AI 写的,可能稍微修改命令词之后,那些遣词造句分行分段就完全变了。这时候人首先要拿出自己的诚信,但是人的诚信总是经不起考验,所以最后我们还是要仰仗法律,至少是相关的规定。
新京报:
麦家:你确实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自己一直在盘算。如果无法去查重考证一篇作品的AI 痕迹,那我只能说他是个幸运者,钻了漏洞。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制定法律去规范。法律不是百密无一疏的,我们不会因为有漏洞就不立法了,我觉得这是两层关系。至于这还算不算“人类创作”,其实无需较真,写作者自己知道。你要追求真实的话,其实最后会追到人性的深渊里面去,不要考验人性。
新京报:面对人工智能的“创作”能力,你会感到恐慌吗?
麦家:不会恐慌。写作是我的生命。我不会利用写作去做游戏。写作就是要表达我内心最深沉的感受,对生命的感受,这是我对自己赋予的使命。在这个使命面前,我相信AI无法帮我完成,只有我自己才能完成。而且我只有完成了这个使命,我才是对自己满意的,我也追求这个满意。
新京报:AI 可以模仿鲁迅、海明威的风格写作,你认为AI能否真正理解文学中的痛苦、爱恨这些人类经验?它是否永远无法触及文学的核心价值?
麦家:AI是模仿而非体会,创作能力来源于数据算力,而非出于感动写这首诗。它是基于以前大量的文本资料,再加上你的指令生成,你的指令指哪儿它打哪儿,可以改得面目全非,但我想没有哪个作家愿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访谈以麦家提出的立法建议引入,逐步深入探讨了建议的成因、具体规范内容及人类创作的价值,问答逻辑层次清晰。
B.目不识丁的农夫用AI辅助创作的文学作品投稿发表,这种商业行为在麦家看来违背了道德,应该受到法律层面的惩罚。
C.从“没有概念”到“有概念”,麦家体验AI写作后得出的结论,是对前文中美国华裔作家特德•姜观点的委婉批评。
D.“我们不需要AI写的《诗经》”,麦家并非否定AI的模仿能力,而是强调经典著作承载着更多不可替代的价值。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麦家对“写作是我的生命”的形象阐述,认为写作是自己的使命,有力地反驳了AI会把作家干掉等危言耸听的说法。
B.麦家访谈中多次使用“我觉得”“我认为”,略显重复,这样个人化的表述削弱了其作为专业人士在论述时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C. Deepseek将人类用“二手经验”创作与AI创作对比,质疑评价的双重标准,并探讨“有灵魂”的评判是否仅反映人类共识。
D.“AI创作的小说《机忆之地》参赛时,评审团未能识别出AI参与创作”这一现象,可作为支撑麦家“AI写作需要立法规范”观点的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AI 进入文学创作与传播,这已经不是一个理论命题,而是正在进行中的具体实践。从当前AI“创作”文学作品的实践看,人机协同是主要的创作模式,而文学创作者主导着作品的内容质量及其价值意蕴。AI 生成的内容大多是基于 ▲▲,可按照输入的指令要求自动生成。在这一过程中,作家或创作团队必须要融入▲▲,以此保持保持文学创作的真正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与AI 创作的本质在于“模仿”不同, ▲▲。
4.根据上下文,文中空缺处提出的问题可能是什么?请写出一个并阐述理由。(4分)
5.麦家认为,AI创作是对“二手经验”的模仿,而人类不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虽取材于古巴渔夫的真实经历,却成为文学经典。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麦家这一观点的理解。(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聂赫留朵夫第二次探监
昨晚下了第一场温暖的春雨。凡是没有修马路的地方一下子都长出了嫩绿的青草。花园里的桦树枝上布满了翠绿的绒毛,稠李和杨树抽出了芳香的细长叶子。住宅和商店都卸去了套窗,把窗子擦得干干净净。聂赫留朵夫又坐车到监狱去看她。
玛丝洛娃走到门口,还没有看见典狱长,聂赫留朵夫却看见她了。她脸色红红的,精神抖擞地跟着看守走来,摇头晃脑,不住地微笑着。她一看见典狱长,脸上现出惊惶的神色盯住他,但立刻镇定下来,大胆而快乐地向聂赫留朵夫打招呼。“您好!”她拖长声音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