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410字。
2025年下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语文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1道题目,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共20分)
(一)积累
1. 下列有关短语字音字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衣衫褴褛”中的“褴”,形旁“衤”表示与衣物相关,读音为“lán”。
B. “强聒不舍”,其中“聒”表“声音嘈杂”,“聒”应读为“guō”。
C. “一代天骄”中的“骄”取“天之骄子”之意,不可写作“娇”。
D. “自惭形秽”中的“秽”是一个形声字,声旁是“岁”,“秽”应读为“suì”。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D.“秽”由形旁“禾”和声旁“岁”组成,读音为“huì”;
故选D。
2. 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写出古诗词名句。
(1)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寄托对亲人的美好祝愿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无题》中,以春蚕吐丝、蜡烛燃烧的意象,表达对爱情至死不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但愿人长久 ②. 千里共婵娟 ③. 春蚕到死丝方尽 ④. 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 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婵娟、蚕、蜡炬”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运用
3. 九年级一班围绕“经典小说中的乡土与人性”主题开展活动,聚焦《故乡》阅读分享,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某同学对发言稿片段的修改建议,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故乡》的故事充满时代厚重感,能否读懂闰土的变化,关键在于同学们认真品读文本。②有同学认为“闰土的悲惨生活是他自身麻木造成的”,只盯着他成年后木偶人的模样,却忽略了他的苦难根源是黑暗社会对底层人民的压迫,这种断章取义的解读显然不够全面。③分享时大家提到的细节有:闰土的“银项圈”、雪地捕鸟的场景……等,每一个都藏着时代印记。④讨论环节中,有同学发言:“闰土的变化让我读懂了时代对人的影响,请问你们有同感吗?”语气恳切,能引发共鸣。
A. 第①句没有语病。
B. 第②句“断章取义”使用正确,符合语境。
C. 第③句省略号应去掉。
D. 第④句语言得体,问句能带动同学参与主题讨论。
4. 学校开展“走进小说天地”语文实践活动,向同学们征集活动板块命名。请参考示例,根据活动内容拟写板块名称。
活动内容 板块名称
小说人物角色扮演、情景剧演绎 示例:“演”活人物
小说经典情节赏析、批注分享 (1)________
小说创作技巧讨论、故事创编 (2)________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