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140字。
《父母的心》学习指导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也许从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的这篇小说中,我们能找到这句俗语最好的诠释。在这篇小说里,作者以他惯常的柔腻、纤细的笔触,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却割舍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的人间至情!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文章的内容结构。
2.概括课文的主题,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欣赏课文的艺术特点。
学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注意红色字的读音
濑户 褴褛 女佣 犹豫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函 馆:日本城市名,位于北海道西南部向外延伸着的渡岛半岛的顶端,是北海道的海上门户。
衣衫褴褛:褴褛:(衣服)破烂。衣着破烂不堪。
无精打采:精:精神。打:打消。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又作“没精打采”。
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赖户内海 寒酸 佣人 难割难舍
B、无精打彩 酬劳 冷酷 如数俸还
C、犹豫不绝 羡慕 约定 高贵典雅
D、失声痛哭 吩咐 逝世 一妥百妥
4.《父母的心》选出《_______》,作者是日本著名小说家______。他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成名作是《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等。
二、课文探讨与理解
1.试分析总结本文的内容结构
这篇小说共有17段,可以有两种结构划分方案:
其一: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破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从高贵妇女和男人的衣着外貌侧面描写两人的身份、地位、家庭情况的悬殊,同时为故事的展开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3—6),故事的开端。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不仅……而且……另外……”,三个优厚条件一清二楚。这是多么诱人的条件啊!如果这个穷人重利轻情的话,一定会满口答应,但这位穷人却“犹豫”了。为什么呢?为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三部分(7—12),故事的发展部分。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换送子女给富太大的经过。三次送子换子为矛盾冲突蓄势。
第四部分(13—16),高潮部分。上面,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第17段),小说的结局。结局只有一句话:“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终于”两字包括了多少情节、多少语言啊!孩子的父母经过曲折复杂的思想斗争,财主夫人也经过同样曲折复杂的思想斗争,双方才共同认可: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