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00字。
高中《语文读本》阅读的困惑与对策
浙江苍南县宜山高级中学 薛振碧
摘要:高中《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的选编,无疑对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读本》的阅读却处于困境之中,大部分学生与教师面对厚厚的《读本》,不知所措,束手无策,这大大地降低了《读本》的使用效益。如何更好地使用《读本》这个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读本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值得大家去探讨。本文对《读本》阅读的困惑与对策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读本 阅读 困惑 对策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新课程的实施,《语文读本》应运而生。《读本》的选编正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与内容,它是语文课本(以下简称教本)的延伸,体现了“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教学理念,对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读本》的阅读却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教师怎样把那么多丰富的内容教给学生,学生怎样在更短的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便成了当前语文教学中值得商讨的一个问题。
一、《读本》阅读面临的困境。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学习语文首先是在课内学好教本,这是无可置疑的,正因如此,致使广大语文教师对教本的学习研究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而对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读本》却忽视了,这使《读本》的阅读效率大大降低,那么《读本》在阅读中有哪些困惑呢?
1、认识的困惑。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如何使用《读本》认识模糊,一则大纲也没有什么规定,二则教材也没有什么具体要求,《读本》的说明中只是说“由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再说也没有相应的教学参考书作指导,于是出现了与教材宗旨相背离的种种做法。
有的把《读本》当教本,把《读本》与教本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以“讲”代“读”。由于《读本》篇目多,再加上教材的内容,有些教师便无所适从。一忽儿教本,一忽儿《读本》,弄得师生紧张兮兮,结果该讲的课文没讲深,该读的《读本》没落实,致使教学陷入无序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
有的把《读本》当课外书,既然是读本,既然是课外阅读,便由学生听之任之,随便读读就行,因此无组织、无计划、无指导、无落实,《读本》成了一种摆设。结果可想而知,阅读的收效甚微,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损失。
2、时间的困惑。我们知道阅读《读本》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一般来说,学生只能在课外阅读《读本》,而读本中的文章又比较长且有些内容也难懂,一篇文章如果作认真评点的话至少要一小时时间。每学期的《读本》文章一般有100多篇,如要全部完成,至少每周要阅读5篇,每天要一篇,如果学生能每天阅读一篇的话似乎也能完成,事实上能这样做的学生是少之又少。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种观念一直存在,分数成了衡量学生与教师成绩的依据,因此许多学生与教师都会把时间花在教本的学习与研究上。现在的学生依然没有“减负”,大量的课外作业,题海战术,哪有更多的时间来阅读《读本》?
3、选文的困惑。无可否认,《读本》选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但是《读本》的这些文章过于强调与教科书的对应,其中包含政治、物理、生物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学生难以读懂,限制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也成了学生阅读《读本》的瓶颈问题。
 二、《读本》阅读的对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