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00字。
《我若为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作者对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的深刻认识,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深入挖掘课文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观点,揣摩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记得去年国家公务员招考时,其中有一个职位报名的人数达到1:2000。面对堪称“中国第一考”的公务员考试,有媒体曾就“报考热”的问题,采访了多位报考者。有人说:之所以报考公务员是因为公务员这职业稳定;也有人说:当公务员将手握权力;也还有人说: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报效祖国。众说纷纭,我们不禁深思:当公务员尚且如此,“为王”岂不更妙?假如成王了将会怎样呢?今天我们来看看现代作家聂绀弩先生的杂文《我若为王》,看看作者在大胆的假设下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板书:我若为王)
二、作者简介
师:首先我们了解下作者聂绀弩:聂绀弩(gànnǔ),现代作家。有多方面的写作才能,其中杂文创作成绩尤为突出,被称为中国现代杂文史上继鲁迅、瞿秋白之后的杂文大家。如果把鲁迅先生的杂文比作是投向敌人的匕首、投枪,那么聂绀弩先生的杂文就是射出去的箭。(板书:聂绀弩 现代作家)
关于作者,同学们掌握这么一些就行了。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文。我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其他同学认真听,并注意一些生僻字、词的读音与理解。哪位同学能自告奋勇来朗读?
生:……
师:好,请坐!刚才这位同学读得很好,声音洪亮,吐字也比较清晰,但是有几个字的读音,我们应稍微注意下: 帽盔(kuī) 谄媚(chǎn ) 畏葸( xǐ)
师:同学们,我们再把课文回味下:我们能否感悟这篇课文是一个什么样的感情基调呢?也就是说作者在文中对王寄寓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是赞美,是愤懑,还是其它的呢?
生:是愤懑
生:是对王的蔑视
师:既然作者包含这样的情感,那我们就应该读得诙谐、读出调侃些,是不是?
四、整体把握文意 ,深层探究,理解作者观点
师:好,刚才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把课文快速的浏览一遍,看看,能不能把握这篇文章的主旨?(板书:主旨 )
生:……
师:好,先停下来。我想,同学看了以后,应该深有所悟,哪些同学能谈谈自己的见解?
生:A… B… C…
师: 三位同学都谈了自己的见解,很独到,有见地。这篇课文批判的是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它的思想的深刻性肯定不只是停留在批判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那作者是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呢,又是如何批判的呢?下面,我们就具体的来看课文。(板书:王权意识和奴才思想)
师: 文章开篇作者就设想自己为王了。那“我若为王”之后,“我”的家人的地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