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880字。
课 题多收了三五斗课时2—1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小说情节。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3.揣摩农民群像的塑造及其表达效果。
4.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把握小说主题。
教 学
重 难 点重点 :1.分角色朗读,揣摩人物心里活动。
2.梳理小说情节,认识“丰收成灾”的社会根源。
教 、学具多媒体课件
预习要求预习字词,给加点词注音:
埠( )头 占卜( )作梗( )粜( )米 斛( )子
廒( )间 鄙夷不屑( ) 褡裢( ) 小囝( ) 沽( )
拗( )不过 呷( ) 写( )意 沓( ) 髭( )
教 师 活 动 内 容 、方 式学生活动方式、内容
一、导入新课:
1. 同学们见过这样一副对联吗? “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知道这对联的含义吗?都表达出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全家安康。
2.我们的老百姓总是企求着老天爷,希望能够风调雨顺,多收个三五斗。农民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他们不在乎双手的粗糙,汗水的晶莹,只求那谷穗的沉甸,可是命运有时候并不仅仅掌握在老天爷的手里,,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
3.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一生结合课文注解介绍作者情况。
4.给予鼓励,并补充: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半个世纪来一直被选为语文教材。
二、整体感知:
1.给5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课文情节。教师巡视课堂。
2.简单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20世纪30年代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代,尤其是在江南农村,那里的农民生活更加悲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