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100字。
高考成语雷区布防规律探秘
江苏省洪泽中学    周加银  魏兴福 电话(0517——7795759)
近几年来,高考对成语考查的覆盖面愈来愈广泛,考查的方式也更加灵活,这样对考生的要求相应提高,能力要求更强。所以仅仅掌屋词语的意义并不能完全解决高考成语、熟语的实际应用问题,还必须探索研究高考成语雷区设置的技巧,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成竹在胸,从容应试。下面以2000年——2006年高考题为例,阐述高考成语雷区布防的规律,希望能给同学们备考带来一点帮助。
一、色彩不明: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又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高考多在感情色彩上设点,(一般不考查成语的语体色彩,语体色彩多在词语辨析题中出现),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如:
1. 我们来到实习工厂,厂领导和工人们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早已做了周密安排,他们对我们的关心真是无所不至。(2006年广东卷)
无所不至:是凡是能做到的都做到了,多用于干坏事,犯了不辨褒贬的毛病。
2. 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2005年江苏卷)
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贬义褒用。
二、语境不合:
有些成语使用时有着特定的语言环境,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与所在的语境不协调。如:
1.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文艺晚会上,我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两位同学将剧中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2006年湖北卷)
绘声绘色:以可见或可理解的形式来描绘或概括。指叙述、描写极其逼真。与语境不合。
2.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上,大家陶醉在这春意阑珊的氛围中,有的在唱着,有的在跳着,有的在谈着……欢乐围绕在每个人的身边。(2004年辽宁卷)
春意阑珊:春天将过去。这与语境“初春的校园篝火晚会”热闹的场面不符。 
三、词义臆断:
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如果在使用时,只断取成语中个别词素的意义,凭主观猜测,抛开成语其它词素的意义,就会犯断词取义的错误。如:
1.李老汉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别人给他的帮助和恩惠,哪怕仅仅只是一句安慰的话,他也睚眦必报。(2006年重庆卷)
睚眦必报:“睚眦”为瞪眼怒视的意思,引申为小怨小忿。连瞪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形容气量狭小。考生如果断“报”为“回报”“报答”的意思时,就会认为是对的。
2.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2000春季高考卷)
 首当其冲: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在句中只断取了成语中“首”的意思,而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 
四、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如:
1.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2006年山东卷)
  不期而遇:一般是两个熟悉人的相遇,对象是人,而非物。
2.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2005年全国卷二)
    琳琅满目: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形容美好的东西很多,通常是指书籍和工艺品。
其他如“天花乱坠”形容说话,“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女子等。
五、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出处,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