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420字。
眼泪为谁在飞?
——《泪珠与珍珠》课堂教学实录
 
师:每个人的一生都流过眼泪,不论是默默无闻的凡夫,还是飞黄腾达的俗子。但是,我敢肯定,每个人对眼泪的体验或者理解都是不同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一篇作品——《泪珠和珍珠》。琦君,实际上我们并不陌生,几年前电视里热播的《橘子红了》,就是她的作品。琦君的作品风格唯美,却又充满平静的忧伤!这似乎是一个矛盾。那么,经过七十多年的辛酸和苦楚之后,这个世纪老人在眼泪的浸泡之下,又给我们呈现出一颗什么样璀璨的珍珠?这是一个悬念,同时,通过对眼泪的解读,还可以看出你人生的境界,信不信,你们? 
生:(很兴奋) 
师:但是,人生的境界究竟分为哪几种?我们先做到心中有数。我采用冯友兰先生的分法。请看大屏幕。 
“人生的境界,从最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人生的境界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还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天地境界。” 
师:我来检查一下你们学习的学习成果。谁来说说,境界分为哪几种?如何区分? 
生1:境界分为四种,以“觉解”来区分,就是以他对所做事情意义的理解来区分。不能理解做事的意义就是“自然境界”,为自己做事就是“功利境界”;为社会利益做事就是“道德境界”;为天地宇宙做事,就是“天地境界”。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进入文本。谁给我们演绎这篇美文。 
生2:(生读文章) 
师:读得很好。同学们先把文章中琦君关于眼泪的材料找出来,然后,至少用一种方法给它们分类。 
生3:马区夫人:“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谢冰心:“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生4:白居易:“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莫近烘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鬟霜,知君销不得。”杜甫:“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生5:海峡两岸的亲人多年分散后团聚,骨肉团聚流下的泪珠;孩子的冥顽不灵,让母亲流下辛酸的眼泪;还有,就是人生在面临艰难困苦中挫折奋进的眼泪;再有就是画中流泪观音慈悲的眼泪。最后是描写信徒为基督流下的感恩泪。 
生6:丢了一个,因为外子是人造眼球,所以欲思流泪而不得。 
师:基本上都找出来了,要不要把后面的眼泪,也概括一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