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3600字。
高二语文同步检测
1 《诗经》三首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3分)
1. 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氓之蚩蚩(chī) 匪我愆期(yān) 将子无怒(jiāng) 乘彼垝垣(wēi)
B.载笑载言(zǎi) 尔卜尔筮(shì) 于嗟女兮(yú) 犹可说也(shuō)
C.自我徂尔(chū) 淇(qí) 咥其笑矣(zhì) 隰则有泮(xí)
D.静女其姝(shū) 搔首踟蹰(chíchú) 自牧归荑(kuìtí) 洵美且异(xún)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抱布贸(交换)丝 来即(立即)我谋 匪我愆(错过)期
B.既(既然)见复关 体无咎(责备)言 其叶沃若(润泽的样子)
C.其黄而陨(落) 士也不爽(爽快) 士也罔极(没有标准)
D.咥(讥笑的样子)其笑矣 及(和、同)尔偕老 贻(赠给)我彤管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的氓在求婚前后的不同表现,使我们想起了中国封建社会中许多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B.雷锋一生为人民服务,忍辱负重,“先天下之忧而忧”,饱尝了人生的艰辛和痛苦。
C.小明平时与人相处很重义气,朋友有困难时他总是准时赶到,毫厘不爽。
D.自假酒案件发生后,杏花村汾酒集团全体职工化悲痛为力量,从悲哀中振起,同仇敌忾,誓与汾酒共存亡,终于起死回生,扭转了汾酒销售不畅的僵局,使企业转亏为赢。
4.下列对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D.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5.对下列诗句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匪我愆期,子无良谋。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句中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表白大胆、坦诚而又不失女性的理智与稳重。
B.“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句是说女主人公被氓遗弃后,无脸见人,无心于世,永远沉溺于无人理解的痛苦与自责中不能自拔。
C.“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句运用起兴手法,谆谆告诫那些正处于热恋中的女子不要因为贪婪甜蜜而忘乎所以,字里行间流露了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氓的极度憎恨。
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句运用对比手法,言简意赅而又绘声绘色地描述了热恋中的少女满怀期待的焦急情状,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
6.对诗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氓》是一首叙事诗,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
B.《氓》的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通过写女主人公被遗弃的遭遇,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表现了古代妇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C.《静女》写的是一对情人在城隅幽会并赠送礼物的情形,诗中细节描写很成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
D.《无衣》是一首赋体诗,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军歌,有着悲壮的基调。
7.下列诗句运用比兴手法的一项是【 】
A.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B.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D.于嗟鸠兮,无食桑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