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 孔 乙 己
珠海市平沙二中 友贤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巧的布局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2、认识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
3、分析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和状态社会的冷酷。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社会环境的描写对小说的作用。
难点:作者怎样抓住人物的外貌来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我们学过鲁迅的哪些作品?你读过的鲁迅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哪一篇?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鲁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伟大的文学家的鲁迅,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从文学创作方面讲,鲁迅前期创作成就和影响最大的是小说,而他后期则主要从事杂文创作。鲁迅一生写了三十多篇小说,他对友人说,他最喜欢的是《孔乙己》。
2、介绍作者写作《孔乙己》的时间、背景和写作用意。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最初发表于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这是鲁迅创作的第二篇白话小说,也是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封建主义的小说。
二、指导预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本上的“预习提示”的要求,认真做好预习,重点要求学生思考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和小说是怎样描写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的。
1、听录音机朗读课文。正音正字(见书)
2、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介绍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
第二部分:(4――13段)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三、分析故事情节(结合板书)
孔乙己的生活环境 酒家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酒家奚落孔乙己没有“进学”
孔乙己 孔乙己的生活片断 孔乙己教小伙计“回”字的四种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