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4张。教案约3060字。此课件对“闲人”的意蕴挖掘非常深入。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安县西苑中学 罗毅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积累一些重点文言词语;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培养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法、品味法、竞赛法,合作探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学习作者旷达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诵读、积累
三、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旷达人生态度。
四、教具准备
CAI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计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有一人:
他是四川眉山人,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 “三苏”,均在 “唐宋八大家”之列。
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苏轼)
你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苏轼吗?
生: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他被贬黄州时写的一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
师介绍写作背景: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摘出苏轼有关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客。
设计说明:以猜人物的方式导入,可以激起阅读兴趣。背景的介绍,是为了后面同学们体会苏轼的旷达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解文章意思。
1、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 念/无与为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