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3小题,约9100字。
资源来源:厦门十二中   陈爱娃    E-mail:chengaiwa@163.com
高一年上语文(必修一)期中考试卷2006年11月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5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    共3×9=2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沁(qìn)园春   寥廓(guō)    飞翔(xiáng)  橘(jú)子
  B、携(xié)手     峥嵘 (zhēng) 彷徨(huáng)  游说(shuì)
  C、惆怅(càng)    毋庸(wù)     斑斓(lán)    青荇(xìng)
  D、漫溯(shuò)    慰藉(jiè)    忸怩(ní)     团箕(jī)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正襟危坐    舳舻相接    村墟夜舂    多思曩昔
  B、华众取宠    历尽苍桑    瞬息万变    刚健质朴
  C、情随事牵    为之一新    有的放矢    消魂钩魄
D、明珠暗投    恼羞成怒    娇揉造作    一览无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今年春天的气候反复无常,有时气温    下降,让人防不胜防。
  ②、刘老师要出差,他把工作向胡老师    了一下。
  ③、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    之下才能实现。
 A、急剧   交代   管辖      B、激剧   交代   管理
C、急剧   交待   管辖      D、激剧   交待   管理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王羲之字逸少,其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故有“书圣”之称。《兰亭集序》被世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B、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集》,文中叙述了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君等人的遇害经过,表达了鲁迅强烈的愤慨和悼念之情。
 C、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不仅在词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散文的发展史上也有杰出的贡献。《赤壁赋》中表现作者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的感情基调。
D、王维是唐代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昔人曾誉这为“诗佛”,晚年无心进取,常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5、下列各句中语法现象分析正确的一句是 (          )
 A、亦将有感于斯文——定语后置
 B、而今安在哉?——宾语后置
C、举酒属客——属通假字,通“嘱”,劝人喝酒
D、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为使动用法,使……成为伴侣 
6、对下面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7、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
B、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不由得慢了下来。
C、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D、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8、下列各组句子,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而起变化的危险。
B、在充满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他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
C、“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地咳嗽。
D、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
9、对这段文字有四种分析,选出最准确的一种(       )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A、采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指出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
B、采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指出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警告日本资本家,表达作者义愤填膺的感情。
C、采用比喻、反复、联想等修辞手法,指出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警告帝国主义,表达作者十分悲愤的感情。
D、采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和联想的表现手法,指出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警告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表达作者义愤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每题2分   共5×2=10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