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道题,大约10000字。
龙岩市
2006-2007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半期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第Ⅰ卷(共45分)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瞌睡(kē) 溘然长逝(kè) 枕藉(jí) 漫溯(sù)
B 蠕动(rú) 相濡以沫(rú) 跫音(qióng) 谄媚(xiàn)
C 窈窕(yǎo) 忸怩不安(niǔ ní) 面颊(jiá) 阻遏(è) 
D 休憩(qì) 随声附和(hè) 菲薄(fēi) 污秽(h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篡改    干燥    陷阱    放浪形骸    万变不离其宗
B 洞箫    婆娑    窒息    斧底抽薪    有志者事竟成
C 巍峨    倘佯    寂寥    不绝如缕    业精于勤荒于戏
D 斑澜    鞭笞    湮没    杯盘狼藉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3、下列句中词语与括号内提问的侧重点完全不相吻合的一项是(  )
①(谁是你的学生?)刘和珍是我的学生
②(刘和珍是不是你的学生?)刘和珍是我的学生
③(刘和珍是谁的学生?)刘和珍是我的学生
④(刘和珍是你的什么人?)刘和珍是我的学生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4、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爸爸站在门口,心疼地对儿子说:“学习这东西非一日之功,不要把这次考试看得太重。你这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工作,小心累坏身子啊。”
B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反相成,互相促进的。德治是从内部约束人,法治是从外部制约人。
C  今年这一地区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旱灾,部分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当地政府非常重视抗灾减负工作,让他们休养生息。
D  省委领导在这次会议上重申,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这次一定要将这一事件一查到底,给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因为百姓已经厌倦了干打雷不下雨的现象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自己全面负责,严格要求。
B  据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全世界的动物园总数至少有900家以上。
C  观察是写作的一道门槛,如果你不在观察上多下功夫,就贸然写作,那将会产生怎样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D  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B  巴金,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代表作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小狗包弟》选自他的散文集《随想录》
C 《兰亭集序》是一篇序言,《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篇书信体散文。苏轼和王安石是南宋文坛上的巨星,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代表文人。
D  新闻也称新闻报道,是新闻体裁文体的通称。新闻及时报道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情,以叙述为主,用事实说话,具有及时性、真实性特点,新闻通常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特写等多种样式。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阅读下面两节文字,完成7—10题
(甲文)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①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  )(  )既然有了血痕了,(  )(  )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  )(  )时光流驶,洗成绯红,(  )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陶潜说过“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倘能如此,这也就够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