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200字,多角度分析《秋水》。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浅谈对《秋水》主题的多角度分析
安徽太和中学  张默
所谓“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思就是因读者不同,对作品中人物的看法也各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阅读也是一种再创造,一部作品一经问世,经过读者阅读、发掘之后,内含就会变得更加深广,意蕴就会更加丰厚,作品也会因此更有价值,更具有生命力。特别是寓言故事更是如此,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的《秋水》就是一篇思想深广的寓言故事。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思考,就会发掘出各不同的思想主题,会受到各个方面的思想启迪,从而也会让我们学会多角度阅读文章分析问题,见别人之未见,发别人之未发。
首先,从河伯的角度去思考。一场秋雨应时而下,大地上一百多条河流都流进了黄河,河水暴涨,水面增宽,水波浩荡,河面云蒸霞蔚,两岸之间分不清牛马。看到这些,河伯于是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通过河伯的表现,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总结许多有益的教训和优良的品质:
1、谦受益,满招损。
河伯之所以稍微看一点壮景,就沾沾自喜,可以看出,他不够谦虚,骄傲自满。常言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读中国的近代史,我们知道,自满使中国蒙受了多大的损失和耻辱。骄傲使中国躺倒在四大发明上,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当被外国的坚船利炮打破了大门之后,中国才从这个迷梦中惊醒。又如“龟兔赛跑”的故事,善跑的兔子却被爬行缓慢的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追究兔子失败的原因,都是骄傲自满惹的祸。从河伯的身上,我们也同样看出了这种思想的苗头。
2、克服主观主意  防止片面性。
河伯看到眼前的一点美景,就主观地认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犯了主观臆断的毛病。毛泽东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河伯没有见到过大海的壮阔,更没有见到大洋的浩瀚,就主观片面地断定自己已拥有了天下的美景,这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坐井观天,不知道蓝天的阔大。古人常说“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晓音”“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说明了见多识广的重要性,理论要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所以凡事最好亲身实践、深思熟虑,以免主观臆断不切实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