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小题,约5820字。
高一语文期中检测卷
语文必修Ⅰ(苏教版)2006-10-22
(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题目全部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一、基础知识(12分,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炽热(zhì) 灰烬(jìn) 田塍(chéng) 挥斥方遒(qiú)
B.商榷(què) 桂棹 (zhào ) 皈依(guī) 锲而不舍(qì)
C.枕藉(jiè) 悲怆(chàng) 饿殍( piăo) 绿林豪客(lǜ)
D.戕害(qiāng) 无垠(yín) 蛮横(hèng) 铩羽而归(shā)
2.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愁。
B.想到今天是你十八岁的生日,我有一份“孩子长大了”的辛慰;也有一份似水流年的迷惘。
C.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
D.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付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第二天清早,天刚微亮,群山和林海还在晨雾的 之中,我便匆匆起床,一个人徒步去了天子山下的十里画廊。
②这是一个愉快的傍晚,全身只有一个感觉,每一个毛孔中都 着喜悦。
③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 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A.覆盖 浸润 喧嚣 B.笼罩 浸润 喧哗
C.笼罩 浸泡 喧哗 D.覆盖 浸泡 喧嚣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中,发现一大丛新长出的桉树,枝桠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B.经过数学老师耐心的启发,他终于幡然悔悟,茅塞顿开,找到了解题的思路。
C.挂着露滴的鲜花,是那样娇弱纤巧,我似乎和庄严的题目开了个玩笑。但我真是如此地挚爱它们,觉得它们不可或缺。
D.多数儿童很快就把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央政府强调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并重的方式解决经济运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它表明中国高层越来越善于吸收过去一段时期内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
B.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要筹码。
C.目前,每年大学生毕业虽然不少,但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这种将企业各方的权利、义务用合同、章程等方式加以明确,对于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无疑是一种基本保障。
6、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是一种合乐可唱、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它的特点是“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在宋代发展到最高峰,可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
B.摄影散文是一种新兴的文体,它是由摄影和文字构成的,其审美特点是具有摄影的视觉性,对瞬间画面逼真的再现能力和散文运用语言来表达对象时的自由。
C.老舍是一位“北京味儿”很浓的作家,如《骆驼祥子》、《茶馆》等小说,都是用北京话写的。韩愈,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之务去”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深远。
D.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永州八记》之首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