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00个字。
对探究性阅读质疑的探究
浙江省兰溪市第十中学 张敏
内容摘要:《本文依据新课程标准》中关于探究性阅读的阐释,论述质疑在探究性阅读中的作用:获得源泉,催化思考,引领个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教育实际论述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以达到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语文教学目的。
关键词:探究性 阅读 质疑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些话明确探究性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探究性阅读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阅读。其核心是质疑,即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见质疑在探究性阅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一种不确定性的需要,它驱使人们追求那类现实还不能解决需要进行探究索查明真相的问题,并使人们产生不同强度的行为,行为可持续到问题的解决,直到出现新的问题。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发现了问题,或教师提出精心设计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把他们置于“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却不能的“愤”、“悱”状态,形成一种似懂非懂、一知半解、不确定的问题情境”。这种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迫不及待地再次进入文本。“从文章里走个来回”,自己阅读品味感悟。学生的主体性就能真切地表现出来。他们主动求索、探究,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成为文本意义的生成者。质疑是学生探究的源泉。
古人云“非问无以广识”。质疑也催化学生的思考,“学而不思者罔”,疑问的生成,促使学生为“疑问”而思,为“疑问”而学,为“疑问”而创。疑问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