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1道题,约5990个字。
仙市中学2006年12月初三年级学月考试
语文试题(课程改革卷)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四川自贡仙市中学 易达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博大精深 伯乐相马 B、浑然一体 混为一谈
C、茁壮成长 卓有成效 D、南辕北辙 难舍难分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暄闹 狼藉 照像 扣人心弦 B、颔首 沧茫 休憩 脍灸人口
C、 恻隐 暮霭 亵渎 矫揉造作 D、劳禄 踌躇 娇贯 死不暝目
3、下列作家作品知识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空城计》——施耐庵——元末明初
B、《过零丁洋》——文天祥——唐朝
C、《陋室铭》——刘禹锡——唐朝
D、《苏州园林》——朱自清——现代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⑴春节假期结束,人才市场又活跃起来了,不少公司纷纷引进高科技人才,越大的公司越注意_______优秀高科技人才。
⑵中国与澳大利亚的矿业公司BHP Billiton______了一项高达9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巩固了澳大利亚作为中国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地位。
⑶在21世纪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各国正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这对生态环境的______将非常严重。
A.搜罗 签署 损害 B.收罗 签署 危害
C.搜罗 签订 危害 D.收罗 签订 损害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5——7题。
铁元素有新用途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携带数吨硫酸铁粉末启航前往南极,以研究能否以硫酸铁为“肥料”促进南极海域海藻等微生物的生长来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
该小组的9名研究人员来自东英吉利亚大学和普利茅斯海洋实验室。预计科学家们将于2月开始进行实验,届时他们将把数吨硫酸铁倾倒入南极海域,同时还将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示踪剂,该示踪剂可检测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
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提出,此后科学家们一直在对这一理论进行检验完善。科学家们近年来在位于赤道的太平洋海域进行实验时曾发现,硫酸铁确实能起到让蓝色海洋变绿的作用。硫酸铁不仅可大幅度提高该海域硅藻等藻类的生长,而且一些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还因此增加了30多倍。
科学家们认为,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因为南极海域被认为在地球海洋中是最“缺铁”的,而这种营养缺乏很可能对该海域海洋生产力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限制。另外,与作为二氧化碳源的太平洋等海域不同,南极海域可吸收温室气体,其海洋生产力提高后可起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目的。
不过,科学家们同时也指出,投放硫酸铁后海中浮游生物会增加,这是否会成为一个新的温室气体来源尚需研究。
5.国际科学家小组所进行的研究,其可行性的依据是( )
A.20世纪20年代即已提出的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理论。
B.铁元素可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并已在某些海域试验成功。
C.南极海域在地球海洋中最为“缺铁”。
D.硫酸铁使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增加30多倍。
6.对铁元素的新用途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海洋,促进海洋微生物的生长。
B.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南极海洋,促进南极海域微生物的生长。
C.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海洋,促进海洋生物的生长,从而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D.把硫酸铁粉末倾倒入南极海洋,提高南极海域海洋生产力,从而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7.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南极海域研究铁元素与海洋生产力的关系,既有该海域的特殊性,又对减缓全球变暖具有重要意义。
B.硫酸铁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海洋微生物的生长量,而且大量增加了微生物体内的叶绿素。
C.向海中释放硫化六氟化合物,是用于随时显示硫酸铁的变化和去向,对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不起任何作用。
D.把硫酸铁倒入南极海洋,既可减缓全球变暖的速度,又成为新的温室气体来源,需慎重事。
三、(9分,每小题3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