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9道题,约20440字。
深圳市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12月高三七校联考语文试题
【说明】  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两部分,共13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为必考题(134分),第Ⅱ卷选考题(16分)。请按照高考答题规范,用黑色水笔或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姓名、班级、学号等一律写在密封线以内,否则无效。
Ⅰ卷  必考题(134分)
一、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1—4题。
窗含与门泊      刘心武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工部的这两句诗,把中国传统建筑对窗门的美学追求,给了一个非常中肯的概括。的确,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窗户绝不仅仅是为了透光和透气,一个好的窗户,应当是一个好的画框,也就是说,室主在室中面朝窗户时,他的首要感受,应当是觉得看见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这是写意画:"榆柳萧疏楼阁闲,明月直见嵩山雪",这是工笔画。因为把窗景当成画,所以"画框"便有非常丰富的变化,这在中国园林建筑中体现得尤其鲜明。中国古典园林的墙廊上,往往开发出一个接一个形状不同的廊窗,或仙桃葫芦,或石榴蝙蝠,或扇形瓶形,或连环方胜。"画框"本身极富装饰趣味,然而更重要的是让廊中漫游者移步换景,也便是犹如在一个画廊里赏画。再进一步探究,我们便发现在中国古典建筑中窗不仅是"画",也是诗:"梦觉隔窗残月尽,五更春鸟满山啼";又是音乐:"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及至"天籁"的笛孔:"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在我们当前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建筑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1.文章开头引用杜甫诗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 第二自然段以香山饭店诸窗和贵宾楼饭店咖啡厅落地大玻窗设计构思为例,是为了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认为后者胜过前者,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3.根据文意,在最后一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2分)
         不仅重视其________,也重视其________。
4.对本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中多处引用古代诗歌,既体现出对门窗的美学追求,也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B.本文运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分说的两部分又各自由古而今,结构井然有序。
    C.中国古典园林廊窗的形状丰富多彩,与景色相配,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图画。
    D.文中对目前中国大型建筑在门的处理上多学西式风格的做法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E.广州的花园酒店在初建时效益不佳,主要是大门外车水马龙的喧嚣街市的影响。
    F.搞建筑还是应该考虑一下“风水”问题,广州花园酒店前后的变化说明了这一点。
5.深圳有些西洋式建筑的门口,立了两只石狮子。有人说这是中西结合,有人说这不伦不类,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9题。 
夜渡两关记   [明]程敏政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征束燎①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②,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征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