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22张。本课件指导学生利用教材,转换写作角度对教材资料进行充分利用的专题作文思维立体写作指导。高考作文思维立体化训练。附带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教会学生通融教材内容,写好高考作文。
能力目标
学会调整写作角度,写好高考作文。
德育目标
教会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通融教材内容,调整写作角度。
教学方法
分析法、示例法、训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那些众所周知的古人、古事,多见于中学教科书,试问:高三同学中有多少是一点也不知道的呢?只要我们思维更加通融一点,作文找材料并不困难。高考作文800字的要求,是很容易达到的。
如果你知道的例子不多,问题也不会很大。有的例子,很多作文都能用,关键还是你需要圆通一点,稍微调整一下角度。
二、通融教材内容,调整写作角度示例。
例如:
《报任安书》:“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这是司马迁《报任安书》里面广为人知的一段。这个段落提供的典型例子,下面这些话题中都是可用的。
话题1 转折
话题2 命运
话题3 忍耐
话题4 心灵的选择
话题5 真正的价值
话题6 平凡与伟大
话题7 遭遇挫折与放大痛苦
话题8 答案是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