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40字。
展开联想的彩链——作文思维训练
合山市一中黄珍
教学目的:
1.启迪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联想力。
2.联想合理,开阔。
教学方法:
激情、导练法,谈话法,点拨法。
教学用具:
PowerPoint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师:不知同学们喜不喜欢看电视广告?老师最喜欢的一句广告词是:“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这是联想集团的宣传广告词,但它也点出了联想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样,在文学作品中也经常用到联想这种构思方式,来拓宽写作思路,今天这节作文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展开联想。(多媒体课件显示课题)。
二.什么是联想
师:大家还记得李白的《静夜思》吗?(学生齐背)
师:在这首诗中,作者由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结:由月光想到白霜,由明月想到故乡,这种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就叫联想。这首《静夜思》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吟诵,除了得益于诗歌的思想内容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作者丰富的联想。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从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呢?(能)那我们就一起来试试。
让学生由“弧线”展开联想,老师应注意在学生回答时点拨联想的几种常见方式: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推测联想等等。小结时出示著名诗人顾城的诗作《弧线》。(运用联想构思方式,拓宽写作思路,行成为诗。)
《弧线》
顾城
鸟儿在疾风中
迅速转向
少年去捡拾
一枚分币
葡萄藤因幻想
而延伸的触丝
海浪因退缩
而耸起的背脊
四.联想方式训练
(多媒体课件显示鲜花画面)由鲜花你能联想到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回答,老师点拨
老师小结:(板书附后)。
你瞧,经过这么一联想,一发散,如果要围绕“鲜花”作文章,我们的思路自然就开阔了。而同学们刚才的联想,也让老师看到了大家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火花。所以我们要学会从相似、接近、因果等方面进行联想,我们不但要会联想,而且还要巧妙联想,有时巧妙的联想能营造出美妙的意境。
五.联想的自然、合理、开阔
1.老师讲述故事:传说,宋朝皇帝宋徽宗在画院招收新的画家时,常常出题征画考试。有一次,画院出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试题(多媒体显示“踏花归去马蹄香”几个字),如果让你来画这幅画,你打算怎么画?
2.学生交流讨论回答。
3.师:而宋徽宗最后却选中了一幅与众不同的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多媒体课件),大家说说看,为什么这幅画能独占熬头呢?
学生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