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50字。
19. 思想的声音
改编:刘纯文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六位诺贝尔科学家获得者对中国青年的寄语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思想、精神的关注与探索。
2. 在阅读中筛选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寓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1. 课外查阅的资料的整理及科学家的观点的筛选与整理。
2. 对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寄语的思想内涵的理解与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自愿组合,分组合作到学校图书室或上网查阅诺贝尔及诺贝尔奖和文中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办成小报或报告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源于智慧,并形成智慧之流,才是一种思想。人类前行的历史,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一部智慧史或思想史。圆通的智慧,生动的人格,深刻的思想,如千年大江,流过现代流到将来也涛声依旧,又如天空中闪耀的星辰,光芒永恒。感知它们,野蛮就会变得文明,庸俗会变得崇高,愚昧会变得聪慧,狭隘会变得开阔。亲近这些思想大师吧,也走进这些思想吧,因为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今天,就让咱们一起走进《思想的声音吧》!
一. 课题解说:
文题有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基本内容,副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补充说明。
二. 文学常识简介:
1. 让·多塞(1916至今)法国免疫学家、医学家,在巴黎大学血液免疫实验室工作。
2. 福井谦一(1918—1998)日本化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前线电子”和“前线轨道”的概念,到60年代中期发现前线轨道的对称性可以解释和预测化学反应结果,创立前线轨道理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化学理论方面最重大成就之一。
3. 乔治·夏帕克,1924年8月1日出生于波兰,后移居法国,1946年成为法国公民,发明并发展用于高能物理学的探测器多丝正比计数管,在发明研制多种粒子探测器和多丝正比室方面功勋卓著,获奖。
4. 詹斯·C·斯科(1918至今)与保罗·波耶尔(美国)、约翰·沃克(英国)一起获得1997年诺贝尔奖。
三. 速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