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思想的声音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对中国青年的寄语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关注和探究。
2.查阅资料,开拓视野,加深对文章意思的理解。
3.在阅读中筛选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寄语中蕴含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
1.课外查阅的资料的整理及科学家的观点的筛选和整理。
2.对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寄语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和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
自愿组合,分组合作,到学校图书室或上网查阅诺贝尔及诺贝尔奖和文中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办成小报或报告材料。
[教学步骤]
一、讲讲科学家的故事
导入
师:人的嗅觉如何闻到花香?人能分辨和记忆约1万种不同的气味,人具有这种能力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和琳达•巴克潜心研究人类嗅觉系统的工作方式,找到了解开这一谜底的钥匙。因而获得2004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今天我们要聆听六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思想的声音”。第一个和我们交流的就是荣获1980年诺贝尔生物学或医学奖的法国免疫学家、医学家让•多塞。那个合作小组的同学给我们讲讲让•多塞的故事?
生:让•多塞的父亲是一个出色的医生,他认为儿子也能当一个好医生。但是,让•多塞认为自己对行医有心理障碍,根本不是这块料。他为此还挨过父亲一巴掌。但后来,一位叫埃迪的医生常给他讲有趣的医学知识,讲医学上的科学探索和重大发现,讲医生们如何救死扶伤,讲自己在病人康复之后感到的快乐。渐渐地,让•多塞对医学很感兴趣发展到了热爱,他逐渐发挥出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
师:埃迪医生使让•多塞走出思想的束缚,培养了他对医学的兴趣。使他走上医学研究的道路。我们从他的故事中能悟出什么道理?
生1:人的潜力是很大的。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
生2:兴趣是可以培养的。一个好老师或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很重要。
生3:不要被自己的思想所束缚,要学会“心灵解套”。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在课前通过上网等方式查阅资料了解了科学家的故事,还从中悟出许多对我们成长大有帮助的道理。这样,我们的收获就很大。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捷的获得丰富知识的方法和习惯。
同学们看看文章,还有哪几位科学家要和我们交心谈心,你了解他们吗?你知道他们的故事吗?我们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看哪个小组课前合作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