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200字,每单元的教学设计部分包括单元教学构想、教学安排、活动建议、教学设计。每课的教学设计部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想、教学时数、教学过程。是一套实用性较强,又具有创新色彩的个性化教案集。
《唐宋散文选读》第一、二、三、四、五单元教学设计
《唐宋散文选读》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想】
唐宋山水游记散文,放意于登临游览,寄情于山水泉石,形成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言志载道的风格。针对这一特点,本单元教学将通过诵读、情感体悟、艺术鉴赏等教学环节,重点教学“基本阅读”的两篇文章,让学生领略这些散文大家们独特视角下的大自然的美好景观,感受美的熏陶,培养出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增进审美能力,揣摩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领悟作者对社会人生所作的思考,掌握唐宋记游散文的文体特征。
【教学安排】
用4课时教学“基本阅读”篇目,在学生已基本了解了此类文章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安排2课时给学生拓展阅读《道山亭记》和《百丈山记》。
【活动建议】
1、在古人的山水游记中,山光水色、花草树木并不是简单的自然风物的呈现,往往带有作者的身世际遇心情的印记。布置学生课外搜集阅读古代诗人、散文家的这类作品,探究古人在不同境遇下对待山水的不同态度,不同心境下述诸笔端的不同景观。并将成果制成课件在班上交流。
2、学习用“以物观物”或“以我观物”的视角,写观察日记。
【教学设计】
《小石城山记》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文写作思路的分析理解,感受并掌握唐宋记游散文的文体特征。
2、领略本文白描式流畅自然的景物描写,感受什么熏陶。
3、领悟作者触景生情、物我合一、富有思辨性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者对自然和社会人生的丰富的情怀。
【教学设想】
本文虽短,但其白描式流畅自然的景物描写和触景生情、物我合一、丰富而带有思辨性的思考,颇值得品读、玩味。所以,教学本文,拟以诵读为主线,以诵读带动对作者内心情感的体悟和对文章艺术手法的鉴赏,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和更为丰富的审美感受。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借助已有的文言基础和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二)一读
诵读第一段,思考:
1、这一段写出了小石城山怎样的神奇美景?
明确:一是山石呈女墙和栋梁之形,二是山洞之深窈,三是山之上无土壤却生嘉树和美竹,四是山石分布之疏密有致。
2、段末“类智者所施设也”为赞叹之语,结构上有何作用?
明确:既承上唤起读者共鸣,又启下自然引出下文的议论。
(三)二读
研读第二段,思考:
1、“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故劳而无用”一句,你读出了什么?你是否觉得作者是在影射自己?
明确: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学生作出何种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这里倾向于肯定作者是在借题发挥,影射自己。理由是,一者,柳宗元参与王叔文集团的革新运动失败以后,一贬再贬,此文是他被贬永州时所作“永州八记”之一。少有才名,早有大志,关心民生疾苦的柳宗元,触景生情,借题发挥,以物喻己,在情理之中。二者,后文“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和“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句,可为参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