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390个字。
问君能有几多愁? ——《诗词五首》教学的整合效应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5课由五首词组成,分别是:温庭筠的《望江南》、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李清照的《武陵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材上它们是按照诗人所处年代排列的,如果照这样的顺序教学,内容就会显得很散乱。在对这五首词进行研究之后,我决定进行整合教学。
教学课时为两课时,教学主题是:问君能有几多愁?下面是课堂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记得有一位著名作家说:痛苦的感受往往比幸福的感受更加刻骨铭心。今天我们要通过五首词的学习,去感悟和体会古人的愁。请大家自由地把全课五首词都大声朗读一遍,说一说如果以愁为分类标准,这五首词可以怎样简单地分类呢?
(生摇头晃脑自由朗读,交头接耳)
生:词中有些人很愁,有些人不愁。
生:词中有些人愁得很厉害,有些人只是一般愁。
生:有男人的愁也有女人的愁。
生:有男人描绘的愁也有女人描绘的愁。(众笑)
生:有为家事愁,也有为国事愁。
生:有为亲人愁,有为理想愁。
……
【自评:简单导入,直入正题。开篇整合,建构全课整体意识,第一次对比,为思维预热。】
师:那这样好不好,让我们先来体会一下两位古代女子的愁。我再请两位同学朗诵,听完后,请大家说说你感觉到诗词中的两位女子她们各自在为何愁?
【自评:进入第二次整合对比。不足的是板块的过渡稍显生硬。】
(请同学朗诵《望江南》和《武陵春》)
生:我感觉《望江南》中的女子好像是在等待她的心上人,可是没有等回来,所以她愁。《武陵春》我没有感觉得出来她李清照到底为什么愁。
生:我也是。《武陵春》中的愁好像比较多,最后一句是“载不动许多愁”嘛!
师:那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放。现在请大家再自由地把两首词多读两遍,想一想,同学间还可以讨论一下:你觉得两首词中的女子哪个更愁?大家一定要紧扣原词中的关键词句来印证自己的想法!
(生自由朗诵,讨论)
【自评:从另一角度巧对比巧整合。】
生:我认为《望江南》中的女子更愁,因为她愁得都“肠断白萍洲”了啊!还有什么愁比“肠子都愁断”了更愁呢?
生:我不同意,李清照的愁连船都载不动了,这才是最重的愁。
生:不能这样比吧,这两个句子都是诗人运用了大胆的联想想象写成的,是化抽象为形象的写法。这样比的话不客观。
师:有道理,大家能够关注到对愁的形象描绘这很好,但最能证明你的观点的还应该是主人公的行为和思想!